陽臺上的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潛入高家祖地,一人之性命雙全,陽臺上的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察覺到四周的包圍圈,他是根據地行仙的暗查功能查探到附近幾個樹木枝幹當中藏匿的矩形機關,而後再以機關陣運作的原理推匯出附近必有極其隱蔽的觸發裝置的。
要說高家的機關也夠神奇,這些矩形機關說白了就是以炁做能力發動的自動弩箭機關筒,觸發之後會射出沾毒的利箭,但這些機關奇就奇在它在不發動時是不附帶炁的,而且能和活著的樹木完美地融為一體,樹木生長不停,這些弩機的位置居然能不發生變化,而且保證時時可以啟動觸發,威力不知如何,但隱蔽的功能絕對是不差的;那一圈奇特的包圍圈也是如此。
知道了機關的觸發方式,再破解就不算很難,唐牧之十分精準地在不觸犯包圍圈檢測的情況下朝地下挖,總算挖出了一段若有若無的包圍圈,陰陽炁包圍上去,將其上的一段真炁悄然吞噬殆盡,機關陣果然沒有觸發的意思,只是那一段失去炁維持的細線兩端還會將炁快速傳遞過來,唐牧之為保萬無一失,在一遍遍實驗,百無聊賴的玄澄卻是閒不住的性子,對著附近的機關左拆拆右看看,一轉眼的功夫,一個和樹木共生長的弩機居然被他拆了下來。唐牧之倒也不很在意,這些矩形弩機現在只是普通的機關裝置,沒有真炁,就是拆下來也不會被高家的人察覺。
唐牧之總算實驗完畢,招呼玄澄回來——他懷裡還抱著一個剛從樹上挖下來的小弩機,唐牧之首先發動陰陽炁將線上的真炁吞噬殆盡,隨即趁著間隙越過包圍圈進入了高家祖墳,這一過程果然沒驚動到高家的人,也沒有觸發機關總弦。唐牧之兩人所在恰好是一座隆起的丘陵,翻過這座丘陵,便是密密麻麻的的墳包立在這片空曠的土地上,年代不遠的墳前有白石和木頭砌成的墓帽和底座,唐牧之愕然發現遠處還有一座矮小的木塔矗立在原地,更遠處便又是陰暗的叢林了,木塔僅有三層,看那規模恐怕一層放下一具遺體都是一件難事。
唐牧之之前做過功課,高家雖然是漢人,但建築風格和習俗上同滿族——也就是古代的女真一族有相似的地方,他們處理先人遺體的方式多是土葬,但從前也有火葬或者石葬的習慣,火葬之後留下的骨灰裝進罈子之中,然後再起土入墳。若是逝者生前對家族做出過重大貢獻,也有各種例外的情況,比如以寫滿經文的絲制裹屍布和楠木棺材厚葬或是將骨灰罈供奉於別處——那個矮塔雖然看似寒酸,卻也可能是存放重要人物的骨灰罈的地方。
高家極重視祭祀,時候正是傍晚十分,林中瀰漫著祭祀香焚燒的氣味,外林之中處處是積雪,然而高家祖墳之中卻不見半點雪花,寂靜無聲的夜,下弦月悄然升起,微弱的月光照耀在光禿禿的墳包之上,少見的,此地沒有陰森的感覺,反而就是這種簡單的結構給人隆重和正大光明的意味……這是風水氣局方面的東西,唐牧之不懂,不過也能看出這是個藏風聚氣的好地方。
地下掩埋著人家先人的遺體,唐牧之在這裡當然不好用地行仙潛入地下用暗查,唐牧之只得開啟肉眼神通不放過一絲細節地仔細探查,走動的時候又開啟了幻身障匿住身體,吩咐玄澄留在了原地。
高家祖墳不算小,唐牧之這麼慢慢找下去當然不是個事,找線索這種事情也是講技巧的,不能僅盯住地下,唐牧之先是上樹俯瞰,這裡難見高家墳地全貌,但若是將墳地分為南北兩區,整個南區便映入唐牧之眼簾,唐牧之順著包圍圈仔細探尋,最先發現的線索還是那三個人的腳印!
唐牧之下樹檢視,他之前是按照玄澄記憶當中高家祖墳的位置直線前進,和這群人相異,沒想到最終卻是殊途同歸,他們也到過這裡。
然而這次三人的腳印卻是朝向他們來時的方位,印記整體也清晰很多,顯然是不久前留下的。這個時間點跟外界最開始流傳高家藏匿高艮這一訊息的時間接近,看來這三人或者還有那個腳印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