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小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節,帝都異事錄,香小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方庚辛金,指的大鐘寺內朱棣年間修造的一口古鐘,敲擊一下餘音三分鐘,方圓百里可聞。
北方壬癸水,就是現今頤和園昆明湖裡的水,西山流淌下來匯聚的清澈的聖水。
中央戊己土,就是景山。因為傳說山下曾堆放皇宮用的煤,是明代官家煤場,老百姓將之俗稱“煤山”。
這四處寶器,都頑強地挺過了朝代沿革和歲月消磨,唯獨就只有首當其衝的、號稱“東方甲乙木”的那塊神器,在幾十年前就毀於一旦。水生木,木又生火,這塊“東神木”是五行神器之首,在風水上交融了帝都的火眼與水脈,自然十分重要。這東西失落了,現在還有可能找回來?
要找到東神木,就要了解這塊神器的來歷和覆滅。據說,當年那還是明朝永樂年間,初建皇宮,受命採伐木料的官員在四川大涼山西部,最偏遠神秘的原始森林裡,採獲一批巨大珍貴的金絲楠木。聖上龍顏大悅,於是就封這批木料為神木,趕緊運上京城來。
這批神木從明朝一直供奉至清朝。乾隆年間還有官員專門為它撰寫了《神木碑誌》。其中有一棵最大的木料,被譽為鎮城之寶的,長約幾十丈,樹圍直徑就有超過兩個人長。把這棵神木放倒了,兩個官員騎在馬上隔木而立,互相都看不見對方。這塊寶器倖免於刀劈火燒雕琢砍伐,沒有做成紫禁城太和殿的頂樑柱,而是保留下來,儲存在當時的“皇木廠”裡。
這塊巨大神木寶器的“俸祿”待遇也非常豐厚。皇帝專門命人修建御碑亭一座,供奉神木碑誌,又搭起一間帶簷的長廊,把神木蓋起來,防止日曬雨淋,再時不時供給京城各路達官貴人和老百姓瞻仰遊覽。因此,這皇木廠的大神木,當年也算京城裡一個特色旅遊專案!
皇木廠遺址,與現在的北兵馬司衚衕、府學衚衕就隔幾條街,就在這附近。
這個皇家文物級別的旅遊專案,最終沒能倖免十年浩/劫,毀在聲勢浩大的破/四/舊浪潮中。要徹底摧毀封建王朝遺毒,不僅要毀滅其身其形,更要毀掉這些所謂神器在人心目中的影響,最好能讓這些東西也為社會主義大生產再做些貢獻,發揮餘光餘熱。於是,據傳,造/反/派小將們列隊組團湧入皇木廠,砸碎御碑,拆掉亭廊,最後把神木給鋸了。
“我覺著,你養父房老爺子,之所以對這塊神木心心念念不敢忘記,是心中有愧。他當年一定沒少幹這種事。或者,他自己就是參與劈神木、破神器的其中一個,所以他心裡門兒清。”楚晗對房三兒說。
而且,那麼一大塊上好的木料,被劈成條條塊塊了,能做成什麼?楚晗指著眼前的舊課桌:“如果府學這地界的磁場發生故障,能夠與神木有所牽連,我能猜想到的就是,當年的那塊神木被鋸開,給學生們做桌子了。”
古樸的木料,經過長年累月手掌的摩挲,邊緣都磨得溫潤,沒了稜角。但是仔細端詳,還能看出那木料發散出近似金銅合金的美感色澤,嵌著絲絲脈脈的精緻的紋路,質密,堅硬,用手錘擊都不散不碎。
楚晗湊頭又說:“噯,你看這個木料,有沒有覺著眼熟?這間學校裡,可有不少地方都用這種木頭。”
房三兒一看便說:“咱倆頭一次探路,昨兒傍晚,學校主樓的樓梯,全部都用這種舊木板子搭的。”
“所以,咱們那天拿腳踩過的就是‘神木’。”楚晗搖頭嘆了一句:“樓梯也是上好的金絲楠木,真是暴殄天物,當年的一群禍害敗家子兒。”
房三兒冷笑:“嗯,你踩上去驚天動地的,餘音至少一分鐘,傳出去方圓十五里總有了吧。”
楚晗瞪著這人笑出聲,你這是嘲諷我走路蠢笨如大鐘嗎!
不知怎的,現在小千歲隨便揶揄他幾句,他也愛聽。姓房的話又不多,平時傲了吧唧的眯著個眼,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