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卷 飛龍在天第六十四章 大宋天子的碟中諜,大宋的天空,墨尚花開,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驚世之舉,兩個敢為天下先的人走在了一起,一個敢想,一個敢幹;一個出錢,一個出力。一切都有可能。
作為總設計師,樊知古全程參與整個建造工作。人有。
的時候就是欠一個說法,缺乏安慰,樊知古終得重用,深感皇恩浩蕩,敢不效死命。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當李煜還在醉生夢死之際,他不知道,那個讓他曾經嘲笑不止的無名小輩,如今已經成了大宋的軍事高參。一個樊知古,能抵百萬兵。
一介草民樊若水叛逃的訊息很快傳回南唐,大臣們紛紛要求嚴懲其家屬。李煜又怯於趙匡胤的威勢,不敢把那樊氏家人怎麼樣,只能軟禁了事。很快,大宋使者來到南唐,要求帶樊若水的家人到東京,李煜不敢得罪宋廷,就只得將樊若水家人待若上賓,又是送禮,又是賠罪。得罪叛國者的家人,就是得罪趙匡胤,殷情小心,向他們賠罪,就是奢望他們能在趙匡胤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可憐一代國主如此奴顏婢膝,仰人鼻息;可惜了一代大才含恨離鄉,若水變知古。沒有誰對誰錯,各大板。
知己知彼
《孫子兵法》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法。”
孫武子教導主帥,不要拿國家的命運,去賭小機率事件,沒有勝算的戰役不要打,真正的勝利是打敗了敵人,自己的實力還能得到提高,兩敗俱傷不是真勝利。打仗須做好一切準備功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為征伐南唐,趙匡胤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開寶三年(970),南唐落魄秀才樊若水投奔大宋,獻上“建浮橋以渡宋軍攻取南唐”的《平南策》,在荊湖之地,趙匡胤依照樊若水的計策建造了數千艘黃黑龍船。
開寶四年(971),大宋首先滅掉南漢,徹底解決了南部疆域問題,斬斷南唐一切可能的外援。割據政權,除了北部的北漢,只剩下東南方的南唐和吳越。為避免南唐吳越聯手,趙匡胤採取積極拉攏吳越,孤立南唐的策略。
開(972)閏二月,大宋行使反間計,借刀殺人,讓南唐自斷臂膀。李煜賜死了南都留守林仁肇,大宋輕鬆除掉了南唐最能打的第一虎將。
開寶六年(973)四月,趙匡胤派遣翰林學士盧多遜出使南唐,以給李煜過生日為噱頭,刺探虛實。
盧多遜,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後周顯德初年,考中進士,授任秘書郎、集賢殿修撰。大宋立國,歷任祠部員外郎、權知貢舉、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入為翰林學士。
盧多遜博涉經史,聰明強記,喜用術數,有謀略,計謀常常成功。趙匡胤喜歡讀書,盧多遜就讓史館的圖書管理員告訴自己,趙匡胤每次都借閱了什麼書,他也取一套相同的書,快速閱讀一遍,等到趙匡胤問到書中的事情時,盧多遜都對答如流,這讓趙匡胤對他刮目相看,同僚們也都很佩服他。
在翰林院時,每次召對,盧多遜常常攻擊趙普的短處,讓趙普很是不爽,因為互撕,二人一直不和。趙普常對人說“身為開國舊臣,總被權幸大臣中傷”,這權幸大臣指的就是盧多遜。
開寶六年,盧多遜出使南唐,回朝後升任中書舍人、參知政事。後官至吏部侍郎、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兵部尚書等職,成為大宋初期的宰相。
盧多遜出使南唐,一到金陵,就展開糖衣炮彈攻勢。對南唐上下都很客氣,又是送禮,又是請客,很快和南唐君臣打成一片。
南唐人發現,跟之前頤指氣使的“天使”(上朝派來的使臣)相比,這位天使非常溫和謙卑,很懂禮貌,很仁義。南唐君臣很感動,他們很快和盧多遜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