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陳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頁,皇帝也瘋狂:歷史上的玩鬧皇帝,陳然,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花石綱&rdo;,顧名思義,&ldo;花&rdo;是指奇花,&ldo;石&rdo;是指怪石,&ldo;綱&rdo;則是當時的一種運輸方式。這&ldo;花石綱&rdo;也就是要各地給皇帝進奉奇花異石的意思。說起來,這奇花怪石,要算得上是文人的清玩。蘇東坡曾經收藏過一塊叫做&ldo;壺中九華&rdo;的石頭,屢屢寫詩稱賞。米芾更是因為他拜石的故事而得到了一個&ldo;米癲&rdo;的稱號。徽宗對此也感興趣,看來還是頗為風雅的。然而他是皇帝,並不是一般的文人,這點小小的癖好,就足以攪動全國的不安。正如元人郝經詩中寫的:&ldo;萬歲山來窮九州,汴堤猶有萬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國,亡宋誰知是石頭。&rdo;
徽宗重修延福宮和建造艮嶽都需要大量的花木和奇石,為了滿足供應,特地建立了&ldo;蘇杭應奉局&rdo;來管理這件事情,這個機構直接聽命於皇帝,地方官不能幹預。那主管朱勔,更是和朝中蔡京童貫這樣的權勢人物大有勾結。當時號稱&ldo;東南小朝廷&rdo;,可見權勢之大。
以當時的儲存和運輸能力,想把那些合抱的古樹,山一樣的石頭,千里迢迢的從江南運到汴京,可是一項極其浩大和艱難的工程。有一次船運一塊四丈高的太湖石,一路上強徵了幾千民夫搖船拉縴,遇到橋樑太低或城牆水門太小,朱勔就下令拆橋毀門。運一塊這樣的石頭,要花費30萬貫,相當於1萬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而運石之外,運樹的費用也不小。有一次運一棵古樹,由於樹太大,只好造大船海運,不巧遇到大風,樹枝與船帆攪到一起,結果船毀人亡。而這費盡心思運來的花木,由於搬運損傷,不服水土,到汴京的時候很多都枯死了。有伶官諷刺徽宗,道是這滿園花木,都是&ldo;芭蕉&rdo;。徽宗很奇怪,問他原因,伶官就說這些花木來自東南,&ldo;巴&rdo;到京師,全都&ldo;焦&rdo;了。如此豈非&ldo;巴焦&rdo;。徽宗聽了此言,不過笑了一笑,照運不誤。可當地百姓卻被這花石綱害苦了,誰家只要有一花一石被看中,朱勔就帶領差役闖入民戶,用黃紙一蓋,標明這是皇上所愛之物,不得損壞,然後拆門毀牆地搬運花石,用船隊運送汴京。人民在此殘害之下,痛苦不堪,家裡一旦有了一花一木生得怪異些,都被看作是不祥的東西。結果花石綱最終導致了方臘起義,朝廷趕緊手忙腳亂地派人鎮壓,雖然最終平定,但作為財賦重地的東南地區受到重創,直接動搖了北宋統治的根基。而且,花石綱的運輸,還嚴重地影響了北宋的南糧北調,許多士兵因為給養不足,吃不了飽飯而紛紛逃亡。最後金兵南侵,汴京防守薄弱,與此也有很大關係。真是亡國之舉。
這徽宗皇帝一心玩樂,惹起一場民變,可他卻毫無反思之意,又想入非非,要興起那助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念頭。這燕雲十六州,還是五代的時候,被後晉的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宋太宗時曾經北伐遼國想要收回,卻在高粱河一戰被打得大敗,只好作罷。後來宋真宗時候的澶淵之盟,更使得北宋每年多出了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歲幣。雖說此後遼宋之間,再無戰事,稱得上是友好鄰邦。但對於宋人來說,以天朝上國卻要年年輸幣請和,實在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所以在北宋君臣之間,這塊心病一直存在。徽宗好大喜功,得知遼國被北方興起的女真打得連連大敗之後,就感到有機可乘,在重和元年(1118年),派馬植等人自登州渡海至金,與金密謀滅遼。隨後金也派使者到宋,雙方為此展開了秘密外交並基本達成一致:金國攻取遼國的中京大定府,北宋負責攻取遼國的燕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滅遼後,燕雲之地歸宋,宋把過去每年給遼的歲幣如數轉給金國,這就是宋金&ldo;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