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波之上,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紙黑字地寫著“薩摩武士與謝名親方(鄭迵的和名)率領的琉球三千大軍激戰三天三夜”,結果大的最為慘烈的戰鬥出現在浦添城:尚寧王的叔叔向裡瑞的三個兒子率領的二十餘人“誓死抵抗”, 全部陣亡, 而薩摩藩方則陣亡了三個雜兵。
且不說琉球根本就養不起三千常備軍,就算養得起,恐怕也沒法給他們充足的裝備。這個國家連鐵都得從日本進口。
琉球征伐後,薩摩藩考慮到防止海盜入侵,保留了琉球王國的部分軍隊,卻下令琉球銷燬一切火器,使得原本就弱雞的首裡親軍直接變成了渣渣,估計連一向被歷史愛好者所鄙夷衛所軍都未必能打過。
至於薩摩藩,在琉球並無軍隊駐紮--因為也負擔不起。對元老院來說,琉球的防務是近乎於“無”。
趙彥昊表面上稱讚了幾句“元老院英明神武”、“夠意思”,結果私下在南海農莊的咖啡館裡對前來送行的幾位狐朋狗友針對高層元老漠視醬油元老生命安全,不肯派元老軍官的行徑發了一陣牢騷。誰知幾杯酒下肚之後很快就漫無邊際的跑題成了鬼畜農莊主和鬼畜教師哪一位更加禽獸,把在旁湊熱鬧的吳南海頓時臉都綠了。
H800一路冒著黑煙和白汽,很快就到達了高雄。短暫休整後,趙彥昊告別前來送行的高雄市市長魏八尺,登上了噸位最大的海康號,率領“封舟艦隊”拔錨了。
海康號的船長名叫徐良,他老爹是救過林佰光的諸彩老部下徐成,反身去救諸彩老的時候戰死在南日島,林佰光後來去大陸找到徐成的家屬,把銀子交到他家人手裡的時候,小夥子二話沒說就決定跟著林掌櫃幹。
一家人到臨高“淨化”完畢,徐良不顧阿嬤和老孃反對,跑到芳草地海軍士官班就讀,畢業後參加了發動機行動和霸王行動,表現出色,加上林佰光的特意照拂,很快就在同期中脫穎而出,被選拔進了香港的海軍教導隊進修。進修結束被派往立春號隨船實習,半年之後便被正式任命為海康號的船長。
雖然海康號並非作戰艦艇,但是能指揮一艘蒸汽動力船隻,意味著他在海軍中前途無量。對年齡還不到三十的徐良來說,等於一隻腳已經踏上了晉升的快車道。
不過他的年資畢竟還淺,所以編隊的指揮官是擎電號的艦長何從富。說起來,這何從富也是劉香大幫裡投奔過來的,論起輩分來,徐良得叫他一聲“世叔”。
何從富是趙彥昊的老熟人了,他曾經多次指揮船隻運送平秋盛和喬田至去往東南亞和日本,幾乎所有的外務省元老他都認識。所以戰功雖然談不上有多少,晉升速度並不差,不但晉升為901級炮艦的艦長,還獲得了懸掛代將旗的權利。也就是說,他具備了指揮海軍編隊的資格。
另外一位熟人則是馮勝約,這個當年平秋盛從普利安哥帶回來的廣東書生。搭船回到廣東之後不久他就來到了臨高,沒過多久,他就成了殖民和貿易部的一個歸化民幹部了。他對東南亞方面特別熟悉,經常隨船前往暹羅、高棉和越南地區。
艦隊北上,繞過荷蘭人駐守的熱蘭遮城——這座三層歐式稜堡擴建已經完工了,雖然對趙彥昊來說熱蘭遮對他毫無視覺衝擊力,但是真拿下來還是可能頗費周折——不過這不是她需要關心的問題。荷蘭人倒是對和他們有商業合作關係的鄰居見多不怪,甚至不少人放下手上的活跑到城牆頂上看熱鬧。隨後,熱蘭遮城的荷蘭人鳴炮致敬。
船隻鳴放禮炮在舊時空裡此時還沒有普及。不過在平行宇宙的本時空的東亞,由於澳洲人的推廣,已經廣為人知。不論是荷蘭人、英國人還是其他在東亞活動的歐洲人,都接受了這種海上禮節。
經過一天的航行,艦隊行駛到臺北的淡水河口。
“首長,那就是之前弗朗機人修的淡水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