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遙遠的王國,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來威震東南中國海的大海主鄭芝龍被不知從哪來的澳洲人輕易擊潰、命喪廈門島的訊息,頓時引起國內譁然。防衛都城的首裡親軍被薩摩藩裁撤的僅剩下幾百號人,火器也被收繳乾淨,驅逐一般小海賊都很是困難,多半是指望不上了。況且這些髡人手中的澳洲貨的確品質極佳,人倒也算和氣——縱然是恫聲虛嚇,但也未從一言不合,直接上岸搶劫殺人放火。倒不像是傳聞中讓鄭芝龍檣櫓灰飛煙滅,殺人如麻的窮兇極惡之徒。
但是這種外交的大事,尚豐王即便是想自己說的算,也根本由不得他。不論是朝貢還是冊封,薩摩藩駐琉球的橫目都監視的非常嚴厲,加上朝廷中的三司官都是薩摩藩一手扶植的親薩人士,與其沆瀣一氣。哪怕是想要假裝不知情,把這夥澳洲人一直晾著都怕都做不成。
但是這名為“冊封”、“朝貢”的貿易,尚豐知道即便是沒有薩摩藩掌握最終決定權,自己也是絕對答應不下來。琉球心向天朝,為大明所冊封也就罷了;不敵薩摩藩,被迫為日本冊封受辱也就罷了;連一夥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海賊都要冊封自己,若是接受了,怎麼有臉面去見供奉在崇元寺內的列祖列宗。
尚豐沉吟片刻,開口說道:“諸位愛卿,那麼派遣何人前往薩摩比較合適?”
“回稟美御前加那志,此重任非喜安親方擔當不可,”向鶴齡倒是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喜安親方雖年事已高,但多次出使御國元(琉球對薩摩藩的敬稱),與御國元的家老十分熟絡。”
一眾大臣紛紛附和“國頭親方所言極是”。尚豐雖然一肚子心不甘,情不願,究竟還是沒有其他辦法,只好下令召喜安入道入宮,細細討論如何將此事報告給薩摩藩。
趙彥昊站在馭風號的艉樓的甲板上,眺望著浮島一帶的風景,接著隨手拿起一個別出心裁插著檸檬片的高腳玻璃杯。
“這幫琉球官員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趙彥昊用吸管喝了幾口正咕嘟咕嘟的冒著氣泡冰鎮薄荷味的汽水,一邊笑著對著幾位歸化民幹部們說道,“元老院在東方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就要來臨了。”
就在一週前,艦隊駛到浮島那霸港一帶拋錨停泊時,碼頭附近的居民看到這幾艘冒著黑煙從未見過的黑色巨船就嚇得四處逃竄。趙彥昊和徐良他們等了半天,琉球國也沒一艘戰船出來迎戰或者攔截。
過了好久,那霸港一帶才慢悠悠地划來一艘小船。一個據說是騎馬趕過來的黃冠官員,順著船舷邊拋下的繩梯爬上了馭風號,故作鎮定地操著一口帶著濃厚福州腔調的古怪官話,一臉義正辭嚴地說了一堆場面話——至少趙彥昊聽得是一頭霧水,心想這突擊學來的琉球話真是一點都沒排上用場,早知道就不費那麼多功夫,學點福州話了。
“這廝乃是掌管那霸港貿易的那霸官蔡澤,是新納入久米村的琉球人。這廝說爾等蠻夷之人,為何如此膽大包天,竟敢無故興兵來犯云云。”同行的歸化民情報人員、兼職琉球翻譯的鄭玶頗有些憤怒地解釋道。
鄭玶二十來歲,是浮島久米村後裔的華人。明太祖朱元璋冊封琉球中山國王察度的時候,察度請求朱元璋賜給他一些人丁,以便於學習中國文化和通商。於是朱元璋賜給他三十六姓的閩中舟工,這些福建人來到琉球后,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久米村人很受琉球國王器重,大多擔任對華貿易的重要職務,甚至是沖繩四大士族之一。在琉球征伐時期擔任三司官的鄭迵就是久米村後裔。
這位鄭玶就是鄭迵的侄孫,雖然鄭迵因為“招來薩摩入侵”,在琉球已經臭名昭著,但是因為鄭家世代擔任小祿間切的湖城村脅地頭(村長),頗有些名望,所以琉球國王也沒對他們家進行處罰。但是前些年,久米村因為貿易減少,華人大規模外遷,幾乎廢村。尚寧王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