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冊封之後,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品,途中過夜也只能露宿。

趙彥昊一聽走陸路如此的艱難,頓時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還是選擇乘坐乘浪號前往今歸仁城--坐船的話,其實連一天都用不著。

聽說大宋使者要乘船前往北山選擇領事館的館址,琉球的官員都以一個個變得極其能夠“認得清形勢”,躍躍欲試的做起帶路黨來。甚至連酉日番法司向鶴齡也拍著胸脯表示,自己是北山國頭間切的按司,對今歸仁城附近是再熟悉不過來,再加上自己是琉球的三司官,可以直接把尚豐王的旨意傳達給北山監守。

吳象賢也跑到天使館來,話倒是很是直白,懇請趙彥昊讓他坐一坐“風帆戰艦”——這個詞是他剛剛從伏波軍水兵那裡學到的。

“可以。”趙彥昊想了想,“坐一坐也無妨,只是一路上須得聽我的安排。”

吳象賢倒是千恩萬謝的走了。不料第二天又有幾個琉球官員跑過來,懇請大宋使者讓他們坐一坐天朝上國的“冊封船”。

趙彥昊原本是無可無不可,他們既然願意乘坐,也大可以讓他們體會下元老院的海軍的赫赫軍威。

鄭玶卻站在一旁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直接答應,趙彥昊有些詫異,低聲問道:“有何不妥?”

鄭玶指著一位頭戴黃頭巾的琉球中年官員道:“這位平啟祥大人,您前年不還是薩摩藩的大和橫目伊地知太郎右衛門嗎?”

這個名叫平啟祥的琉球官員面露尷尬之色,一時連話也說不出來。他其實個薩摩藩士,十八歲那年就奉薩摩藩藩主島津忠恆之命,來到琉球擔任大和橫目監視琉球國王的一舉一動。這一待就是二十五年,去年剛剛卸任。

因為在琉球待得時間久了,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都在琉球,二十五年“太上皇”的工作讓他在本地積攢下許多財產,卸任之後便無意再回薩摩藩去,正式歸化琉球起了漢名,還被授予了當間地頭的職務。

雖然歸化了琉球,但是他畢竟從前是薩摩藩士,能留在琉球繼續作威作福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了薩摩藩的背景。所以他“人在琉球心在薩摩”,和薩摩藩不時眉來眼去,打打小報告之類的。

前些日子喜安從薩摩藩帶來藩主的親筆信,藩主讓他多多注意澳洲人的動向,最好能探聽一些澳洲人的內幕情況。因為新上任的大和橫目到琉球日短,“不熟悉工作”要他“多多提攜”。伊地知太郎右衛門原本並不想趟澳洲人的渾水,但是舊主的要求也不好拒絕,只能親自“請求”尚豐王派些侍女去打探澳洲人的一舉一動了。

琉球國上下對他的“請求”自然是隻有應允的份,好在給冊封使節送幾個婢女“侍寢”也算是平常事,即不違禮,也不突兀。

不成想,送去的侍女什麼也沒打探出來,而且還全部被澳洲人給“笑納”了。連派去打聽的人也都吃了閉門羹。侍女們一律回答“什麼也沒打聽出來”。

“バカすったん!たらんじょ!”平啟祥咬牙切齒,果然琉球的女人都不靠譜!

美人計既然無效,只好親自上陣了。聽說冊封使要乘船去北山,如果能搭乘這難得一見的“黑船”,一定能打探到不少澳洲人的訊息,這樣自己給藩主彙報的時候也就有材料了。多少有個交待。

平啟祥自詡是個琉球通,從語言到打扮舉止已與琉球官員毫無區別。就算是走在大街上,不知底細的普通琉球百姓也不知道他其實個日本人。至於知道他底細的琉球官員,想來也沒有膽量在澳洲人面前亂說。

沒想到自己的身份竟然被眼前的這位“假髡”給揭破了!雖然平啟祥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這“假髡”是怎麼認出自己的,只能懷疑是有人暗中告密,鄭玶卻對他記得很牢:這位前在番奉行的日本官員總是因為叔祖鄭迵和薩摩藩為敵的緣故,在自家和久米村新居民的土地糾紛上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