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瓊變始末(一),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態度。呂原悄悄對大家使著顏色,心想一會兒訓練的時候有你好看的。
下班的時間到了,程效如收拾了賬簿,向掌櫃告了辭,出了自己供職的雜貨行。這家雜貨行和他自己,都是幾年前在霸王行動中從中左所遷徙來得。要不然,他是絕對不會攜家帶口來臺灣的。
澳洲人和鄭家過不去這沒啥,可是幹啥把老百姓都給弄到臺灣來了……這點他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不過他也只能自認倒黴--自古以來,勝者遷徙人口到自己地盤的事情屢見不鮮。澳洲人也不例外。
好在掌櫃的到了高雄,澳洲人資助他重新開張,他也繼續在鋪子裡當他的大夥。雜貨鋪生意不錯,他的日子也算過得,雖然全家到了高雄就先後生了寒熱病,好在澳洲人有藥,吃了之後很快就痊癒了。一家子也就太太平平的在這裡過起了日子。
他沿著道路往家裡走去。搬來高雄三年多了,他還是不大適應這裡的氣候。一邊走一邊擦著汗。和發動機行動中被收容來得難民不同,他略有些家產,剛到高雄便買了房,家離雜貨行只有不到一里,來往很便捷。估計這會兒妻子已經做好了飯了吧,程效如心裡想著,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回到家裡,妻子還在廚房忙活,程效如招呼了妻子,便進了臥室,剛一進門,心中不由得一涼,屋子裡被翻得亂七八糟,這是遭了賊了!
“阿素!阿素!”程效如喊著妻子,一聽他喊叫,妻子和六歲的兒子都跑了過來。賊是趁著程夫人做飯的時候越窗而入的,看起來是個土賊,在抽屜裡沒翻到幾張流通券,就把衣櫃裡比較新的幾件衣服都拿走了,又拿了幾樣東西,連喝水的茶杯都沒放過,不過藏在床下角落裡的銀子倒是安然無恙。程夫人抹著眼淚,程效如一個勁地安慰她:“人沒事就好,丟的東西也不值幾個錢。”程夫人抽嗒著說:“咱們快報警吧,興許東西還能找回來。”程效如說:“我這就報警去……啊呀!”
程效如忽然像瘋了一樣在一片狼藉的屋內拼命翻找,程夫人不知道丈夫這是怎麼了,嚇得連哭都忘了,摟著兒子不知所措,程效如翻找了半天,最後連被罩都撕開了,還是一無所獲,咕咚一聲頹然坐倒,無力地輕聲說:“千萬不能報警,也別和任何人說,這可是滅門的大禍……”
兩天後的清晨,項天鷹倚在床上,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這本書顯然是歷經滄桑,多有破損之處,個別地方還有幾點血跡。但是書的上一任主人顯然對這本書維護頗為精心,所有字跡缺損之處全都工整地補全,雖然翻得很舊,卻沒有絲毫摺頁卷邊,最後幾頁墨跡尚新,看起來是幾天前才寫上的。
這本書是被收書的校工收來的,項天鷹剛到高雄就發了佈告,蒐集市面上的各種舊書和“筆記”。打的是為國民學校圖書室增加館藏的旗號。其實他在意的並不是舊書,而是文人們的筆記。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文人私人筆記是野史的主要來源,往往記載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史學意義是相當大的。
不過這幾年他的收穫寥寥,畢竟高雄的人口主體是難民和墾荒移民。這次校役可算是給他淘到好東西了,項天鷹在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意識到,這是一本無價之寶,封皮上用隸書寫著四個字:“瓊變始末”。
崇禎元年八月末,髨賊乘鐵船自海上至瓊州臨高縣博鋪。鐵船者,髨賊制於澳洲,有一大四小,大者長約數十丈,巍若城池,髨賊呼為“聖船”,或有稱“豐臣”者。然大鐵船雖巨,自至博鋪未嘗一動,行於海上者皆小鐵船。小鐵船無帆無槳,然無論風向皆行走如飛,髨賊雲以水火之力驅之。髨賊自至臨高,並未再製鐵船,此技當為其國內秘術,來華髨賊未得習之。然髨賊制於臨高之船舶,多有以水火之力驅之者,髨賊以此術行船驅車,並用於農耕百工。用於船,得以翦滅海賊,通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