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月光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冷月的激動,修仙:從瞎琢磨開始,騎著月光魚,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山共有三十六座翠峰,八個大洞,七十二個小洞,林林總總一百零八個景點。
金梓鳴順著沿途的標識,不疾不徐地在山間小道上漫步,用了近三天時間。
先後參觀了上清宮、天師洞、老君閣、建德宮、天靖閣和全真觀等著名景點。
從前他也曾去過一些道觀,但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在一座道教名山中系統化地研究道藏精華。
每至一個道觀,他都會仔細辨識那些題字,翻閱觀中免費提供的典藏,嘗試去領悟前人的智慧結晶。
最終,他認為道家的三個觀點可能對自己的修行會有所啟發。
第一是“守一”,這是道家對於宇宙萬物的根本認識,與“道生一”相合。
守一即為守道,讓人不能過於執著於瑣碎的外事外物,而應守住整體。
自己的鯤之勢,所展現的就是肉身、神魂和元氣等的高度統一,在力量上體現的也是一種整體勢能,如果拘泥於鯤在某個部位的用力技巧,便很可能跑偏。
第二是“虛靜”,所謂“虛靜坐忘”,對自己的打坐吐納和深度入境應有幫助。
“見素抱樸”是對外物的漠視,而虛靜則是對自我身心的漠視。
基本要求是“致虛極,守靜篤”,“極”和“篤”都強調要堅持“守一”。
道家認為可以“老夫喪我”來實現,也就是透過“心齋”,而達到坐忘。
這與金梓鳴的體驗是一致的,打坐和入靜可以把自身變為一具“空殼”,待將這層“殼”都煉化掉,便能徹底化為虛無,他的上丹田不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嗎
第三是“逍遙”,道家追求的是“逍遙無礙”,金梓鳴所追求的大自在實際與此同源,而他想要的“不羈”,應該是其中的一個階段。
修道是一種內斂,但絕不是走向封閉,恰恰相反,內斂的結果是要走向開放,走向逍遙。
道家驅逐“小我”,乃是為了走向“獨與天地精神而往來”的“大我”,表面上的封閉、退讓,最終卻指向心靈的開放和精神的自由。
在無礙的逍遙境中,人不再受時空的禁錮,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逍遙於宇宙永珍之中。
這恐怕是修真界超脫境前輩的寫照吧
他不禁自嘲一笑,自己一個築基小修,想這些未免過於遙遠。
不過,道家在這個階段所提倡的“不期然而然”,卻是遭遇突破瓶頸時的好辦法。
不著相,突破不了就暫時忘了它,先去專心做別的事情,說不定反而能峰迴路轉。
金梓鳴的思維繼續發散,甚至想起自己魂牽夢繞的那位仙子,她來自逍遙道院,看來這“逍遙”二字,也是出自道藏。
當金梓鳴遊覽“七星洞”時,出現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走入這個小洞,冷月刀忽然發出顫抖,金梓鳴的神魂甚至能隱約感應到,那是一種激動!
冷月居然會自行動作,而且還能傳遞某種神魂感受,它在激動什麼,難道這裡是他從前主人來過的地方
自從在黑茫森林獲得它的那一天起,冷月還從未有過任何反應,況且它來自域外。
即使陳良淳來過這裡,似乎以它和這位元嬰真人之間的感情,也不致激動如斯吧
那它到底為何而興奮呢,難道洞裡有什麼是它想要的東西
洞內有一名值守道人及三名遊客,金梓鳴壓制著心中的好奇,沒有理會冷月的異常反應。
他不動聲色地走出洞外,朝一條偏僻的小徑行去,漸漸消失在荒無人煙的密林之中。
他在一棵大樹旁盤腿坐下,把冷月放在地上,取出小魚缸,將其放在刀上,用神魂把冷月上的符文烙印在小魚缸的空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