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節,南北雜貨,報紙糊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娘子,像什麼話。”有人終於聽不下去了。
“哎,不說她不說她了……”有人連忙討饒,一群大老爺們講一個小姑娘的是非確實是不像話。
羅家院子這邊,羅四娘這會兒正哼著她阿兄教給她的小調,拿著針線對著一盞油燈縫著一個荷包呢,她的荷包不知怎的,被磨出了一個窟窿,這會兒她就打算在那上邊打個補丁。
這荷包舊舊的,打上補丁以後看起來就更舊了,灰撲撲一個小荷包,瞅著著實沒有多少美感,但是不得不說,那一針一線縫在荷包上面的針腳,還是比較細密整齊的,至於喬俊林的那個枕頭,還有關於羅家四娘針線功夫十分蹩腳的傳言,那存粹就是替她家兄長背的鍋。
問題是這鍋背上了還甩不掉。
究竟是自己針線功夫蹩腳更沒面子呢,還是她家兄長堂堂一塊棺材板兒對著油燈穿針引線縫枕頭更讓她覺得沒有面子呢?
羅四娘想來想去,還是當她自己針線功夫蹩腳好了。
第151章 通了
就在衡氏父子全副身心投入到腳踩式打穀機的製造中去的時候,在離石縣北面的三川河邊,崔翁一家則在嘗試著進行密封墨水瓶的生產。
早前羅三郎從他們這裡定做了一批小瓷瓶,雖然最後成功配上蓋子的只有少少的二十來個,但那二十來個可都是賣上了二百文錢一個的高價的。
崔翁和他的幾個兒子都認為,只要可以掌握到這個製作密封性墨水瓶的技術,他們製陶坊的生意將來肯定是蒸蒸日上的,就像離石縣城裡的衡氏造車行和殷氏車輪行那般。
但是在這個沒有機械化生產,事事都要靠手工完成的年代,想要順利製作出大批次的密封性很好的瓶子,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原本他們是想做瓷瓶瓷蓋,但是並不可行,失敗率太高了,一百個裡面都沒有一兩個能夠成功配對的,在尋找配對的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也十分巨大。
然後他們又想到了木蓋子,可是要在小小的一個墨水瓶蓋子內側,用小刀刻出一個順暢的可以與瓶子相合的螺旋形紋路,同樣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崔翁父子幾個對著這個難題琢磨了許多時日,結果卻還是一籌莫展。
最後沒辦法,老頭子抱著他們最近做出來的一些成功或者失敗的瓷瓶,找羅用去了,希望羅用可以給他提些建議,畢竟這種瓶子最初也是他先想出來的,而且在崔翁等人看來,整個離石縣再沒有比羅三郎更聰明的人了。
而羅用果然也沒有讓崔翁失望,他給崔翁提出了一個想法。
就是瓷瓶的蓋子可以做淺一些,不用做那麼深,蓋口的邊緣微微向內扣,瓶蓋與瓶子之間無需做得十分嚴絲合縫,只要在瓶蓋內裡,稍稍墊上一層杜仲膠,瓶蓋旋緊的時候,瓶口就會被用力扣緊在杜仲膠墊層上,這樣一來,不僅能起到密封的效果,杜仲膠的用量也十分節省。
崔翁在得知了這個方法之後,真是如獲至寶,再三謝過了羅用,然後又從他這裡買走了一些杜仲膠,便高高興興回家去了。
羅用告訴他的這種密封瓶蓋的做法,其實就是後世玻璃罐頭瓶的做法,非常地簡單實用,也很常見,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認真觀察過,羅用也是在做完了第一批墨水瓶之後,想了又想,才想起來還有這種方法。
先前他們建水泥作坊的時候,那些燒水泥用的土窯,都是在崔翁的指導下修建好的,甚至他還親自參與了前面幾批水泥的燒製,因為有他的加入,讓羅用他們少走了許多彎路,這回羅用想出了這種方法,對方剛好又過來找他取經,於是羅用就沒有保留地把自己能想到方法全盤告訴了他。
崔翁回家以後按照羅用所言製造墨水瓶,果然很快就被他做成功了。
那墨水瓶的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