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節,南北雜貨,報紙糊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見那一大勺麵糊倒在大大的陶製圓盤之上,再用刀背一掃一轉,一個煎餅就攤開了,再打一個雞蛋上去,攤開在餅上,然後還要抹上一些大醬,灑上一些蔥花,放幾片青菜葉子,末了捲一捲折一折,用油紙略略一包,一個婦人伸手過去接了,另外一個婦人繼續等著。
那攤煎餅的少年,似也知道她們是想要個大一點的煎餅,麵糊打得足,醬也刷得爽快,攤出來一個大煎餅,捲一捲折一折,用油紙包起來,沉甸甸的一大塊。
大娘她們這時候又在包餃子了,也不知道已經吃過了沒有,見這兩個婦人過來吃飯,便叫鄭氏長女一人給她們打一碗熱豆花,加了滷汁的,熱騰騰,滋味好得很。
這兩個婦人捧著豆花,一口一口吃完了,將各自那個煎餅揣在懷中,便回後院去幹活去了。
一會兒,天空中又紛紛揚揚下起了大雪,那邊樓上,有幾個郎君開了窗戶賞雪詠詩,詠的便是瑞雪,一群郎君在樓上有說有笑的,很是熱鬧。
樓下那兩個婦人聽聞了,便也跟著笑一笑,那一大包煎餅熱烘烘地在懷裡捂著呢,外邊這雪下得再大,盆子裡的水再冷,她們也不覺得冷。
第194章 最後一批打穀機
要說那長安城,熱鬧著實也是很熱鬧的。
聽聞等再過幾日到了元宵節,前後三日都不實行宵禁,城中百姓儘可以在外面隨便走隨便逛,所以大家都很期待這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羅用在西坡村這邊聽人說起這件事,心裡也是有幾分嚮往的,像那樣的人山人海,他自打來到這個年代以後,就再也沒有再看到過了。
前兩次去往長安城,雖然感覺比離石當地熱鬧許多,但是跟他印象中二十一世紀的人口密集程度根本沒得比,整個長安城還給人予一種十分寬敞的印象。
聽吳幼那邊傳過來的訊息說,皇帝的那條水泥路,很快就要修到晉州臨汾那邊可,待他們修到離石縣這邊,明年這個時候,羅用就好帶著家裡這幾個小孩到長安城去過元宵節了。
往來商賈亦有傳言,說從城州那邊,今年已經運送了好幾批羊肉罐頭南下。從潼關往長安城的那一段路,甚至還有人看到兵卒們用“三腳燕”運送羊肉罐頭。
那“三腳燕”,便是大夥兒給那種新型的車子給起的名字了,因它與燕兒飛相似,同樣都是用於騎行的車子,但它卻比燕兒飛多了一個輪子,於是大夥兒便管它叫“三腳燕”,也有叫“三腳鐵燕”的。
羅用聽了這些人的描述,大概也能猜到,皇帝肯定是把三輪車給鼓搗出來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以精鐵取代了木竹結構,無論是在負重能力還是在騎行速度上,都與原來的燕兒飛不可同日而語。
轉眼正月便已過完,待到進入農曆二月份以後,離石縣當地的天氣逐漸開始轉暖。
許二郎對羅用說,最後這批打穀機,是時候可以送出去了。這個時節僱腳伕也容易些,待到送完了打穀機,他們這些人回來的時候,還能趕上這一年的春耕。
貞觀十一年,二月初六這一日,一條長長的運送打穀機的隊伍,便從西坡村出發了。
眼下還沒有拿到打穀機的村子,大多集中在河東道東面,那邊有個太行山脈,山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村落。
那太行山脈從南到北,遍及整個河東道東面,所以他們這個隊伍到了汾州以後,便要在隰城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一路南下。
羅用牽著驢子,一路將他們送出去老遠,見那一臺臺打穀機被裝在板車之上,又想到這一路的山高水遠,忍不住又要向他的那些弟子與腳伕們道一聲辛苦。
“三郎尚且不言辛苦,我等又如何敢稱辛苦?”一個衣著破舊的漢子大聲說道。
他們村也是分到了一臺打穀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