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南北雜貨,報紙糊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都沒差。
不過他這幾天稍微觀察了一下,發現這小子還挺有韌勁,做豆腐也不是什麼輕省活兒,再加上這大冬天的,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他倒是一天都沒落下,沒遲到也沒早退,幹活的時候也不見他躲懶。
從這些人第一天過來幫工到現在已經有小半個月,村人們基本上都已經很上手了,二孃也學會了點豆腐,下手比羅用更有準頭,點出來的豆腐品質更加穩定,現在點豆腐這個活兒基本已經被她接手。
至於羅用,他現在主要致力於開啟市場,別看他家這院子一天到晚的挺熱鬧,其實真正還沒掙到什麼,用豆腐換回來的那些豆子,基本上都被拿去又做了豆腐。
他得趁著這些人還在他家幫工的這一個月時間裡,儘量多做豆腐多賣豆腐,別的東西攢不著,多攢些豆子也是好的。
隨著名聲的傳開,這幾日已經有一些城裡的富戶遣人到西坡村來買豆腐,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口子再開大一點,於是傳播豆腐的各種吃法,就成了目前的首要工作。
這年頭的烹調手段還比較簡陋,大家吃得都很簡單,不是蒸煮就是燒烤,要麼就是涼拌,炒菜什麼的,在他們這小地方根本聽都沒聽說過,鍋灶多是陶製,食用油也很稀罕,茴香胡椒之類的香辛料價格十分昂貴。
在他們西坡村,經常能吃到的,好一點的食物,就是雞蛋雞肉,鵝也比較常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些家禽。他們村沒人養豬,別的村子倒是聽說有人養豬的,不過這年頭的豬都沒閹割,長肉不快,養出來的豬肉吃著還有一股腥羶味,但就算是這樣,對於村人們來說,豬肉豬油也還是很難得。
在這種條件下,如何才能把豆腐做得好吃,這就很考驗勞動人民的智慧了,無奈,現在的勞動人民都表示自己能吃飽就已經很高興了,好容易結束了戰亂,剛剛過上幾年好日子,大多數人都還是比較容易滿足的。
尤其是像他們這種生產力低下商業不發達的山野鄉村,大家都沒怎麼見識過外面的世界,生活在一個相當閉塞的環境之中。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想讓一群從小到大都沒吃過豆腐的人,開發出多麼美味的豆腐菜,顯然是很困難的,現在大家吃豆腐的方法都很簡單,基本上就是煮菜熬湯的時候,切幾塊豆腐擱鍋裡一起煮煮就吃了。
之前羅三郎在村子裡跟人說過不少豆腐菜的做法,但無奈材料有限,村人們都是聽聽就算了,後來羅家那邊做起了豆腐,各家拿了豆子換了豆腐回家,照樣也就是切了放到湯鍋裡跟鹹菜之類的一起煮煮就吃了。
最近羅用就開始琢磨著,打算弄幾個貼合本地民情的豆腐菜,昨天他弄出來一道豆乾煮鹹菜,味道還算不錯,豆乾和鹹菜還挺搭,有條件的,再挖一勺葷油下去一起煮,那就更香了。
今天他又開始包豆腐餃子,挑了幾朵二孃她們前兩個月在坡山採的山菌,泡發洗淨,剁得細細的,和豆腐一起做了餃子餡,那裡頭還加了幾粒碾成粉的鹽豆子,還有一點點花椒粉,花椒是前些天託進城的村人幫忙買回來的,花椒這東西本地並不出產,都是從巴蜀那邊運過來,價格很貴。
院子裡是一派熱氣蒸騰的勞動景象,水裡洗著,磨上磨著,鍋裡煮著,十幾個人,誰都不得閒。
羅大娘林五郎今天也都在這邊,林五郎正跟姚茂雲一起把幾筐壓好的豆腐往旁邊木架上面搬,兩人一邊幹活一邊說話,倒不像是因為羅大娘的關係有什麼隔閡的樣子。
羅大娘正跟羅二孃學點豆腐,這個活兒二孃現在已經乾得很好了,大娘卻還沒怎麼上手。若是有人上門來換豆腐,她們也能接待,不用次次都喊三郎出來。
這兩口子最近往羅家這邊跑得還挺勤,家裡那兩個老人倒是沒再說什麼,隱隱的,還有幾分支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