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節,南北雜貨,報紙糊牆,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宮殿以後,正下臺階呢,腦子裡面叮地一聲響,忽的就開竅了,老皇帝這是提前給了他一個小道訊息啊!
唐初這時候氣候還很溼潤,從那洛陽往東,許多森林沼澤河流水渠。
比如說在後世的山東省的鉅野縣、鄆城縣、梁山縣中間那片地方上,就是一個巨大的水澤,時人稱之為鉅野澤,亦或是大野澤。
這回朝廷在洛陽東面修鐵路,原本也是說要修到大野澤,大野澤能通運河,行人貨物經由鐵軌來到此處之後,便可換乘水路,經由大運河去往南北各地。
但是許多江南出身的官員以及各大家族皆是極力反對,若是要從大野澤換乘水路,那與他們江南地區又有什麼便利,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要讓洛陽的鐵軌直通江南,如若不然,他們這些人便不肯出錢。
幾經商議,最後定出的方案是洛陽到汴州這一段不變,汴州東面的鐵軌不沿白渠去往東北方向的大野澤,而是往東南走,一路修到徐州。
這徐州距離汴州可比大野澤遠得多了,而且徐州此地眼下乃是屬於河南道,從河南道到江南道,中間還隔著一個淮南道,但是好在這徐州也在運河邊上,並且距離江南諸州頗近,這也算是雙方妥協的結果了吧。
又說這時候氣候溼潤,中原各地多水澤,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若是遇著小溝小渠,就在上面架橋,若是遇著大河湖泊,那麼能繞就繞,繞不過就建渡口。
將來這條鐵軌上的馬車每每行到這些渡口,便要下了鐵軌,用大船,連馬帶車連同行人貨物,一併用大船運到對面渡口,然後再上鐵軌,繼續行路。
這種方法雖然也能行得通,但卻十分麻煩,早前亦有那有識之士,道那羅三郎曾經讓人在敦煌與高昌之間那片隔壁上修過一座精鐵橋,橫越大峽谷數丈之遠,那峽谷又深又險,他們僅是花費月餘時日便將大橋修好了,這座橋在河西那邊很是出名。
然而掌管此次修路事宜的,大多都是一些穩妥老成的人物,並不相信這個世界上能有什麼平白的便利。
又聽那“精鐵橋”之名,還道整座橋都要用精鐵打造,此次修路預算本就吃緊,哪裡還能那般奢侈破費。
那離石羅三郎確是個能掙錢的,又向來有些不著調,什麼樣的事情都敢幹,興許真能做出用精鐵鑄橋的事情來,但在他們這裡肯定是行不通的。
早些時候羅氏機器坊那邊修過街天橋,朝中不少官員也都去看了。
這一看之下,就很明白了,噢,原來這精鐵橋是長這個樣子的嗎,也沒用很多精鐵啊。
於是很多人紛紛將訊息傳到修路前線,跟他們說這個精鐵橋著實便利,所費亦不十分多。
緊跟著,那些個江南道的淮南道的河南道的世族大家商賈富戶們也都紛紛開始抗議,說南方多河渠,他們這條鐵路若是這般修,動不動就要下鐵軌過渡口,那還有什麼便利可言,還不如干脆一路坐船呢,總之就是眾口一詞,一致要求修建精鐵橋。
負責主持此次修路事宜的幾名官員,倒也不是十分頑固不化的人物,亦有那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一心想把這一條鐵路修好的。
在得知了這些訊息之後,幾名官員近日已經坐上了鐵軌馬車,眼瞅著就要到了長安城。
別個這時候都還沒有得到訊息呢,皇帝卻是已經知曉了,今日剛好尋羅用過來問話,便順口給他提了個醒。
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啊,老皇帝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羅用於是連忙去到工學那邊,尋侯藺等人說明了此事。
侯藺也算是官場老鳥了,一聽這個事,那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那些修路的官員想建精鐵橋,整個長安城會做這個事的也就是羅用的幾名弟子以及工學以及羅氏機器坊中的學生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