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偽善還是純人,關南門,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抗就投降,難道寧家已經攀上安北都督的高枝?”

“就是,寧家主,沙洲城和侯岡縣可都是你寧家在管,這悄無聲息就丟了,至全郡安危於何地!”

“安北軍取得立足點,可就真如勐虎下山,勢不可擋了。”

接二連三的質問,讓寧成面色陰沉,心裡早就大罵寧卓不知道多少遍。

可眼下他終究不能拆臺:“寧卓如此做,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他眼中,應該是擋不住安北軍。”

“一月下瑞南,莫非我們邊城的實力比瑞南郡還強?”

汪家家主汪易冷笑一聲道:“那可不一定,起碼我家在長城上的兒郎,都是一等一的強兵。”

“你現在還養得起他們?兩萬邊軍裁撤半年,現在可還有五千?”寧成半分不讓,反諷道。

眼見兩家要對上,隴北城的老好人郡丞朱翁站出來轉移話題:“上個月餓死三萬人,這次夏收的糧食最多撐一個月,還有戰端一啟,夏種無法保證,秋收也是沒指望。”

“郡丞大人是想投了?”汪易的聲音聽不出任何情緒。

朱翁閉嘴不答,只是看向寧成,他知道在邊城郡有兵才有話語權。

寧、汪兩家在這等小郡何以稱為郡望,就是因為他們兩家,在邊軍中世代有人任職,關係錯綜複雜。

寧成思索片刻,猶豫道:“投不投再看看吧,呂定那邊給的條件可是很優厚,我聽說瑞南節度使雖然沒死,可也沒有什麼優待。”

他心中想的是,反正寧卓已降,雞蛋放了兩個籃子,不愁寧家有什麼滅門大難。

“傳令門句死守,同時傳訊平河那邊……”

和其它郡城位於郡域正中心不同,邊城郡郡城隴北城,位於郡域最北端。

以一郡治所,鎮守邊城北境,防備金國或者草原部落南下。

包括侯岡縣在內的五縣,呈扇形分佈,最南端則是門句縣,同時又是門句關,與平河郡相鄰。

所以在取得侯岡這個據點後,安北軍接下來的首要目標就是隴北城和門句關,一南一北拿下,便可抵定全郡。

在各處饑民營地中轉了幾圈,許下諸多“吃飯”承諾,大肆刷了幾番聲望後,周柏便沒有再去細管安民賑濟。

侯岡縣城中心的破舊縣衙,周柏召開軍議,對邊城郡的攻伐廟算要有調整。

侯岡縣的文臣武將,比沙洲城更瞭解邊城郡,幾番描述,便讓安北軍眾將有了數。

長城及隴北城實力最強,兵馬最多,基本上各大勢力的根基都在那邊。

郡兵兩萬餘,其中有一萬邊軍為精銳,分別掌握在寧家和汪家的手中。

另外就是門句關,有精兵五千,阻隔在平河郡及邊城郡的交通要道上。

曾經邊城郡還未開發時,門句關如蒼山一般,是草原和農耕文明分界線,是平河郡賴以阻擋北方襲擾的屏障,只是現在卻成了邊城郡割據自立的基礎。

門句關在手,則安北對上呂氏,將掌握戰略主動權。

周柏想出邊城打平河,自陸地南下,還是固守邊城,拖住呂定的部分兵力,都是由他選擇。

“各縣兵馬不用擔心,正經縣兵早已替換為縣豪私兵,不會輕易消耗襲擾我們……”

“邊城大地饑荒已久,哪怕有強兵,只怕也養不住精氣神。”

“屬下建議,分兵而動,一支偏師南下門句,主力則是直取隴北……”

婁晉鵬指著寧卓上供的輿圖侃侃而談,周遠不在,謀略指揮通常由他來做。

周柏默默聽取婁晉鵬的彙報,在等諸將發表的建議都差不多後,出聲總結下令。

“傳令,焦圖率五千府兵,伏魔軍一千,奔襲門句關,不得使平河之兵跨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