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壁光復,再造大炎,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終的結果,炎軍自是大勝,只是比道山大捷贏得要“吃力”些。
但這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是正面對戰,毫無退讓取得的大勝。
史無前例,有近萬真韃被殺,還有近萬真韃被俘,這是硬生生的武力壓服了他們。
六萬韃軍,俘斬各半,逃走者不過數千。
四月七日,道山府順理成章拿下,江右全境光復。
不過周柏並沒有停止前進,他要趁勢直攻江南。
一方面是李定國率領十萬精銳,已經從湖廣追了上來,這是一支很強的生力軍。
另一方面,在消滅那六萬韃軍後,曾經渡江的三十萬大軍,現在已經沒剩多少。
益川、湖廣、江右、嶺南、海西分去十五萬,回師北方鎮壓暴動數萬,再沒了這六萬。
按照最差情況估計,坐鎮江南的額爾克手中,最多還有十萬韃軍。
其中多半是真韃,可正因為是真韃,死不起,也不敢死。
再死十幾萬青壯,韃靼延續下一代都是問題,更別說統治大炎。
四月十日,李定國率軍合流,周柏任命其為東征行營副帥,與婁晉鵬同列。
經過周柏查驗,他發現李定國所部十萬之眾,雖不及羽林,但確確實實是經歷戰火洗禮的精銳,用來對付雜牌軍甚至韃靼漢軍都不是問題。
四月十三日,從益川和湖廣的糧草,開始源源不斷運來,後勤得到保障。
四月十五日,李定國作為先鋒,率軍三萬,突入江南地區。
江南震動,南都震動,北邊的韃靼朝廷接連三日開啟大朝會,商議江南之事。
額爾克已經把情報說得很清楚了,敵軍十三萬,如果沒有增援,江南繁華之地絕對保不住。
因為六萬韃靼精銳去打人家三萬,都是近乎全軍覆沒,遑論十三萬。
其實也就是兩個選擇,是守還是撤,而無論選哪個,都是牽扯極大。
守,那就得看派多少援軍,少了肉包子打狗,多了北方現在都還沒有安定,需要重兵屯駐。
撤,就意味著放棄整個南方,不能再輕易獲取財富和糧食,填補殘破的北方。
當然,好處就是能保全戰力,可以穩穩地劃江而治。
北方多平原,適合騎兵軍團作戰,哪怕接連失敗,韃靼人依舊認為靠著壓箱底的騎兵,能成為正統北朝。
你最厲害的禁衛騎兵,也不過一千騎,能打過五千,還能打過五萬?
按照額爾克的建議,肯定是撤。
他雖然不明白,從離開太婁關後,炎軍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但接二連三的大敗,已經讓他認清現實。
好漢不吃眼前虧,江南的兵力,不足以保住這塊富裕寶地。
只是嚐到甜頭的韃靼貴族,哪願意輕易放棄。
就在韃靼朝廷還在爭論不休時,李定國已經連下七城,要不是額爾克及時調重兵阻截,可能他一支前鋒就能打到南都城下。
周柏率十萬主力作後盾是一方面,更關鍵還是李定國自己會用兵,勇勐和智慧兼具。
四月二十五日,婁晉鵬同樣率軍三萬,殺穿了江南腹地,徹底斷絕南都和整個南方的聯絡。
四月三十日,周柏率主力支援李定國,圍殲韃軍萬餘,徹底開啟南都屏障。
五月五日,十萬炎軍兵臨南都城下,時隔四年,大炎王師再次回到南都。
此時的南都城,還有近十萬守軍,但韃軍嫡系只剩萬人。
好訊息是製造數場屠殺大桉的元兇,韃皇親弟額爾克還在,壞訊息是,他已經先斬後奏,把囤積於南都城的財富和真韃大軍都給轉移北渡了。
南都城城高牆深,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