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章 歷史推衍,主持抗韃?,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柏意念一動,望氣術圓滿的進階能力,便在氣運天書上顯化出來。

進階:可透過消耗本源點,對事件發展進行推衍,本源點消耗越多,所見之景越清晰。(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未來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若真是以年為單位,推衍韃靼和大炎王朝交戰的未來發展,恐怕他這三百三十一點本源,還真不一定能翻出什麼浪花。

可關鍵是,周柏不是被徵召的普通臣民,他是安北國國君,是天庭允許知曉此次徵召戰爭內情的少數人。

現在不是處於真正的位面世界,而是處於該位面還原的一個歷史“幻境”中,在此的所作所為只是一個比試,並不會改變現實。

如此戰場,雖然也是周柏難以想象的大神通,卻比逆轉歲月,改變真實歷史要更能理解些。

既然是歷史戰場,那就是在這裡的一切,就是發生過的事情。

周柏並不需要把自己作為變數,加入推衍,他只需要看到歷史程序。

穿越歷史,先知先覺,無疑一個最大的金手指。

為了推衍無誤,周柏先是閉目回想之前的歷史,這些記憶天道倒是沒有故意隱瞞。

天災連連,官員腐敗,賦稅沉重……

內有各路起義軍,外有日益強大,不停侵佔關外領土的韃靼王朝。

國運氣數日益衰減,大炎朝廷苦苦支撐而不得,韃靼破關之日徹底崩盤。

先帝守國門,京師破城之日,自縊而亡。

然直系帝脈,或是被韃靼截殺,或是被叛徒出賣,居然一個都沒逃出來。

在官軍與農民義軍在內鬥頻繁,正統不定的情況下,北方諸省被韃靼鐵騎逐個擊破。

南都官員好不容易尋到數位近支宗室,卻因為派系不同,導致依舊爭論不休。

直至數位擁兵自重的藩鎮,出面支援弘安,這才得以確立最後半壁江山的正統。

但至此武人跋扈於南朝的隱患卻是就此埋下,而且拖延太久,再想凝聚人心兵力抵抗,未免有些晚了。

弘安於南都剛剛登基,韃靼就分兵南下,他下令擁兵大帥抵抗,誰料根本沒人聽令,只知一味逃跑。

韃靼大軍輕易掃蕩江北各重鎮,最後的中央主力崩滅,使得大炎王朝版圖完全退至長江以南。

這極大打擊了弘安的威信,南方士紳百姓,對於弘安的能力充滿懷疑。

本來依靠長江天險,尚有可為,但架不住帶路黨太多。

弘安元年三月,韃靼收買長江水師中的叛徒,出其不意偷渡成功。

弘安元年五月十六日,大炎王朝南都傾覆,弘安皇帝出逃。

二十二日,弘安皇帝被擒,剛剛統一不到半年的南炎王朝四分五裂,從此再無統一的核心領導機構。

殘存宗室在地方實力派的擁護下,紛紛自立,先後有五六個王爺宣佈監國。

等韃靼收拾南都,全面攻伐時,這些王爺現在還無休止的內耗內鬥。

而且韃靼人非常有意思,哪裡有監國政權就往哪裡打,導致所謂的大炎正統都是曇花一現,從未實現過對南方地域的真正統治。

截至弘安三年,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南方九省只剩西南三省儲存完整,其餘六省的省城和重要城市皆已淪陷。

其實主要還是弘安皇帝,以及其它王爺監國太過不堪,韃靼沿途根本沒有遇到比較堅決的抵抗。

你朱家子孫遇敵都知道跑,遑論地方官民,改朝換代就改朝換代。

朱均算是跑得最快,也是最幸運的宗室,這兩年多,韃靼人基本上就沒看到過他的背影,一直在向南逃。

韃靼橫掃南方的大勢已定,水到渠成就能拿下大炎王朝所有地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