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一章 稱侯大典,國號為夏,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傷亡計程車卒,多是在攻佔清理堡壘時出現,正常野戰傷亡絕對不會這麼大。

定西沿江百里地帶,被定西朝廷命名為江域界壕帶,他們將在這百里範圍內,建立大量軍堡,劃拉出成千上百條溝壑。

可以預想的是,安北水師再也別想輕鬆登陸,並且跨越這界壕帶。

沒辦法,呂定和定西高層都知道,發展水師肯定來不及,能有這樣一個行之有效的界壕戰略,已經算是天幸。

起碼江域界壕出現雛形後,安北諸將再也沒有無腦囔囔著,要趁滅國之勢西渡,一舉滅掉定西。

鯨吞兩郡,全盤接收確實需要時間,加上遷都也是個大工程,周柏的稱侯大典,一拖就是一個月。

四月二十七日,定州城南郊。

地方還是那個地方,人卻不再是那批人,政權更迭,新的諸侯國將在此宣佈出現。

禁軍儀衛林立,來自安北國五郡之地計程車紳百姓,將祭天場地圍得水洩不通。

這或許是稱候大典延後的一個好處,起碼給足了時間,遠方的人們也來得及。

特別是北境諸國派遣的使者團,他們神色複雜地待在一塊官方區域,彼此小聲交流。

距離定州越近的,使者團規模越大,按照諸侯國位格,是需要給其它國家使館提供駐地的。

這是一個官方溝通的橋樑,你藉此打探訊息,我又何嘗不是。

恢弘威嚴的中和韶樂之聲中,文武大臣有序入場,多是緋袍紅袍,前面則以身穿紫袍的內閣大臣領銜。

曾經整個定州,只有定國有紫袍大員,如今即將成為諸侯國的安北國,也可以容納這種三品大員。

周柏頭戴穿著七旒冕冠,身穿七章冕服,充分展現雍容大度的侯君氣質。

他目不斜視,一步一步走在黃土路上,感受著萬民矚目,聚攏著四面八方的氣運。

這個稱侯儀典,可不僅只是為了上供天庭,讓天庭承認地位,更是穩定人心,使國民及外國認可。

禮,在氣運一道中,非常重要。

所以任憑這個大典再繁瑣,周柏也是要遵照規矩,將其圓滿完成。

登上祭天高臺,迎面而來的依舊是桌上的三牲祭品,琳琅滿目的靈果酒水。

旁邊的香爐,祭鼎正等著他去填充香火。

古老的諸侯韶樂響起,萬籟俱寂,每個人都是一臉肅容盯著祭壇。

遵循著禮官的節奏,周柏按部就班進行拜祭,最後於香氣繚繞間,開始誦讀祭天之文。

這次可不像第一次立國,還需要焚燒文稿來溝通,從第一句開始,天空便出現赤色祥雲。

一位諸侯能上供的氣運,可不是少數,看周柏如今佔據的領土就知道。

興許五帝的目光都有注視此處,不過赤帝會欣慰些,其餘則是有些不甘,為什麼這麼好的苗子沒被他們先發現。

“皇天后土,德潤蒼生。自古以來,天命乃際運交替,尊德安民。天賜英賢為臣之輔,遂戡定雷浩渺之定國兩郡,兵息民于田裡……今應文武百官、諸司、定州萬民之請,晉伯為侯,以奉順黎民。勉徇輿情於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告祭天地於州城南郊,即侯君位,改國號安北為夏,是為夏侯。”

誦唸完畢,周柏拿出已經重鑄的五色金國璽,蓋在祭天詔書上,大夏國璽四字清晰可見。

隨後又從供桌一角,拿起御筆在金漆墨水中沾了沾,隨後當著蒼天及百官萬民的面,在祭書上畫了兩個金圈。

周柏抬頭看了看天空,似乎覺得這樣不夠,一咬牙,又畫了一個金圈。

總計三個圈中,兩個寫著赤,一個寫著青。

當畫著三個金圈的祭書,在祭鼎中焚燒時,他同時嘴中低低誦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