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救國復興,天道警覺,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月後,啟聖城外已經是遍地凍屍體,渾天王甚至喪心病狂,把屍堆當作攻城的壘牆。

放眼望去不是一片白雪蒼茫,而是暗紅的血海。

年關已至,按照中原習俗,本應是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時,可在啟聖城內外有的只是血與火。

中都啟聖城的重要性,對於大隨來說不言而喻,在四方官員的傾力防守和聯合剿殺下,絕大部分流民軍沒能迫近中都府。

另十七路煙塵,只有一名諢號震天王的大寇,率領十一萬流民軍浴血拼殺抵達啟聖城。

相比於渾天王之前動輒五十萬大軍的震撼,十一萬流民可能真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攻守雙方都已精疲力竭,只能憑藉意志力維持的關鍵時刻,卻是一股壓倒性的力量。

震天王領著的僅僅是一群衣衫襤褸,在這寒冬中凍得瑟瑟發抖的流民,真正披甲執刀的老匪不足兩千。

偏偏就是這樣的軍隊,在到來的當天,差點引起啟聖城守軍的譁變崩潰。

他們不理解,明明啟聖城位居中原腹心,為何堅持這麼久,最先來的還是流匪的援軍。

北邊的朝廷呢?朝廷莫不是已亡於北蠻?

好在周邊官軍雖被其他流民軍糾纏,卻也沒忘記啟聖城的處境,犧牲數波哨騎信使後,算是送來了一則好訊息,京師無恙。

北蠻掠奪京師周邊百萬人口,並無數錢糧資源,大搖大擺地開始慢慢北返。

他們蒐羅了大部分青壯人口,再就是儒生、工匠之類的人才,而資源則多是糧食、鐵器、各類技術書籍。

屯駐重兵的邊關防線毫無作用,最後忠於朝廷的大臣和軍隊,被圍點打援,一戰而歿。

周柏明白這次南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大隨滅亡進入倒計時。

北蠻氣運臻至巔峰,黑龍成形虎視眈眈,以前只有邊關地帶有少數投降派,現在中原地區,也有無數“有識之士”開始轉頭成為帶路黨。

從崇平十五年開始,北蠻的國運,正式壓過作為老大帝國的大隨王朝。

不過也正是這種天命轉折的時刻,才讓周柏捕捉到了機會。

一方衰落必有一方強盛,兩國氣運,如同潮汐一起一落。

運如命定,恰好就是天命大勢最為鬆懈時,周柏現在做些什麼逆反天命之事,也不會被察覺到。

而這如此大膽的氣運天命判斷,既是周柏望氣術圓滿後,對氣運理解有了長足進展,同樣也是因為這種判斷有例可循。

古往今來,多少大龍相鬥時,都會忽視邊角的小蛟小蟒,等小蛟龍成為足以抗衡他們時,卻為時已晚。

京師無恙歸無恙,可大批勤王軍被打崩之後,一時半兒會兒依然沒有援軍能救啟聖城。

期間武盟倒是主動傳信,可以支援一部分力量,他們可以進行潛行暗殺,或者來一次破軍斬首。

這當然讓啟聖城守軍眾將心動,特別是主帥楊參,他非常明白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以流民軍的組織架構,只要兩個匪王一死,流民軍必定分崩離析。

可當楊參看過武盟條件後,都沒和大宗正楊桓商量,就拒絕了武盟的“好意”支援。

條件太離譜,啟聖城要拿出黃金萬兩,糧食二十萬石當做報酬。

黃金萬兩還好說,啟聖城最不缺的就是宗室貴人,湊一湊總能湊齊。

可二十萬石糧食,任憑他楊參說破天,內城的王爺公侯,也不會有人拿出一粒糧。

亂世之中,什麼最貴,糧食最貴。

啟聖城有糧,而且還有很多糧,但這些糧都在內城真正的大宗室手中,外城這些苦哈哈是沒有多餘糧食的。

要不是大宗正楊桓還有幾分威嚴,從內城能弄來糧食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