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奉國中尉,諸聖顯靈,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萬開國時,吸取前朝教訓,不分封皇族,以免後世子孫禍起蕭牆,同室操戈。
但龐大的宗室,又不能不管,於是楊萬聽從太上皇楊青建議,於楊家祖地楊家村建城,號為啟聖城。
凡是非當朝皇帝的三代嫡系,其餘宗室一律移居啟聖城,看管楊家祖廟,侍奉啟聖皇帝之靈。
皇族內部一直有傳聞,啟聖皇帝是真正的祖神,死後一直在庇佑楊家一族。
雖然自楊萬之後,再也沒有哪個後代得到指引,但有太祖留下的皇考祖訓在,後輩子孫依舊保持著對啟聖皇帝的尊奉。
居於城內者,根據爵位享受一應宗室待遇,爵位不可世襲,代代遞減,直至最後一代為奉國中尉。
奉國中尉是所有宗室都能有的基礎爵位,只要你一直居於啟聖城內,就可以憑此領取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過近年來,由於宗室數量的過於龐大,供養壓力劇增,朝廷也放開了口子。
達到奉國中尉一級的宗室,可以選擇放棄爵位俸祿,去城外自力更生。
朝廷的政策出發點都挺好,試圖讓基數最龐大的奉國中尉,走出去,減輕財政壓力。
然而二百七十年的無條件供養,早已把啟聖城內的宗室們養廢,把他們稱作為一群蠹蟲不為過。
朝廷新政下來後,的確掀起過一陣熱潮,大批不滿現狀的奉國中尉,走出啟聖城這個舒適圈,外出闖蕩。
結果不足半年,很多人就灰頭土臉的跑了回來,每天都堵在城門口,討要說法,試圖重新回到城內。
楊宇祖上的血脈譜系和當今皇帝相距甚遠,到他太爺爺那輩時就已經是奉國中尉,所以在啟聖城的地位自然是最低的那一批。
他家的位置便是處於外城,並且是靠近城門的一個民坊內,這裡居住的大多是為宗室服務的普通百姓。
周柏看了一眼家中的陳設,除了吃飯的桌椅,再無它物,心知肉身家庭的資源是不用考慮了。
走出內屋,外面正是清晨,小院內一個穿著發白長衫的中年男人,神色憂愁落寞,正靠在水井邊叼著一根菸鬥。
“爹,娘又去王大娘家幫著浣洗了?”周柏走過去,一邊對著中年男人問道,一邊熟練的從身上掏出幾片碎菸葉,然後塞入油光鋥亮的菸斗中。
男人正是楊宇的落魄老爹楊慶,他也是奉國中尉,一輩子執拗於宗室身份,成天陷於改變和不想改變的矛盾中。
“嗯,王婆接了一批內城貴人們的衣物,需要你娘幫忙。都叫她別去別去,洗壞一件哪賠得起,宗室之妻跟著那些黔首討生計,成何體統……”
“爹,我也要去找活了,不然你旱菸都抽不起。”
楊慶還想吐槽妻子,結果周柏一句話堵住他的嘴巴,訥訥不語,臉上滿是尷尬。
最後在周柏推開院門,將要跨出去時,彷彿想起了妻兒對他的不敬,又彷彿是說出他的無奈。
“好死不如賴活著,你看那些成天求變的宗室,幾個得了好,我們在城裡好歹有份米糧。”
周柏腳步頓了頓,卻沒有回頭理會,依舊大步不停。
原來前身楊宇是思變派,他不想一輩子被鎖在啟聖城,想出去闖蕩,只是他爹楊慶不同意,故未成行。
當然他自己也不是太過堅定,前輩們的遭遇,有些澆滅心中的熱火。
走出祖傳小院,外面就是街道,因為地處外城邊緣,往來多是底層百姓。
他們面色紅潤,臉上少有愁苦常有滿足,交談買賣之間就可聽出,啟聖城的黔首平民其實並沒有為生計發愁。
就算只是為城內的宗室們做工為僕,也能保證衣食無憂,故而滿是煙火氣,喧囂熱鬧。
而楊宇所知的外界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