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 問鼎之重,陰陽變化,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眾矚目。
在定州百姓期待的目光中,周柏居然真的雙手抱起,這尊高一丈八尺的青銅大鼎。
離地半寸,一寸,一尺……全身法力沸騰,血氣鼓盪。
然而無論周柏如何發力,最終也就停在腰間,再向上,就需要舉起來,也就世人常說的力能扛鼎。
完成扛鼎,才算走完鑄鼎最後一步。
不過他知道,這個時候肉體力量,乃至陽神級的法力相助,都不足以真正扛鼎。
因為這尊青銅大鼎,可不僅僅侷限於表面的重量。
試問鼎之輕重?
大夏天工院參與鑄造的名匠,會按照鼎內的容量,給出答桉,一千八百石。
而如果詢問周柏,他一定是回答:此乃定州之重!
陽神之力能扛起定州?真仙之力也差得遠。
鼎中盛放著定州各地的泥土、山石、源水,水蘊泥沙,在泥沙之上則是放著定州五穀。
有普通的稻麥,也有周柏大力推廣的地母靈稻、廣元靈麥等靈種。
上不去,扛不起,非常直接的重量反饋。
這不是一千八百石的重量,這是定州大好河山的重量。
僵持之時,周柏艱難扛鼎的動作,化作虛影,懸於定州天際。
夏都及附近的人可以看到,整個定州九郡八百萬百姓也都能看到。
“有了定州鼎,方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如果夏公都不能扛鼎,誰還有資格主宰我們定州!”
“生逢亂世,定州需要鼎器鎮壓氣運,苦寒邊地亦有大興之日!”
各人有各自的想法,但在這一刻,定州人的願望都是一致。
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現在處於亂世,改朝換代之際,加上夏國官方的輿論宣傳。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深知鼎器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就是文化融入血脈。
其實州鼎止步腰間,周柏有辦法突破這個僵持,畢竟他修的就是氣運。
動用龍虎國運不計損耗,化為扛鼎之力,也不是不行。
但周柏選擇再等等,他想看看定州人的認同,看看大夏君民之間能否齊心。
畢竟在歷史上,又有幾個修過氣運功法的人主,他們照樣能扛鼎成功,試問鼎之輕重。
“夏公!夏公!”
國人激昂奮發的呼聲,讓周柏力量源源不絕,他不由看向抱著的定州鼎。
八百萬百姓的願力,鋪天蓋地湧入鼎中,鼎身上光芒漸漸暗澹,最終完全消失。
這不代表鑄造定州鼎的最後一步失敗,而是成功。
巍峨連綿的蒼山,貫穿定州的寧江……
各類山川河流、奇花異草、城池建築等定州風貌,成為鼎身上實打實的紋路。
似乎不重了?
這一刻,周柏感覺到那股無法扛住的沉重力量,陡然一卸。
即使這鼎重達百萬斤,千萬斤,可分擔在八百萬定州人的身上,就不算什麼了。
“此鼎重幾何?此鼎重幾何……”
四面八方的問鼎聲,從冥冥虛空適時傳來,攜帶莫大的精神壓力。
這是天下龍蛇,乃至歷史長河中諸多爭鼎梟雄的殘留意念,憑什麼你能稱鼎之重?
不過周柏的意志何其堅韌,置若寡聞,力聚一身。
起!
奮力一舉,扛鼎成功。
周柏隨即向著天下問鼎之輩,大聲宣言:“此鼎之重,猶如定州!”
直到這個時候,此青銅大鼎,方能稱為定州鼎。
大夏文武百官,三軍將士,八百萬百姓齊齊俯首,揖禮相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