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 閱兵總攻,定西南遷,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三郡到六郡之地,只用了短短几個月,過快的擴張速度,導致大夏根基有些不穩。

是以周柏才需要立後、追封先祖、升格福地等手段安定人心,同時輔以各項休養生息之大政,消化地盤和人口,刺激國力爆發。

當然,這需要時間。

在重返蒼北,強勢遏制金國南下後,蒼北需要重兵屯駐,對西線大舉用兵便不符合實際。

整個同治三年,夏國對定西的攻伐,都沒有達到滅國層面。

周遠總攬的邊城方向,向前推進五百里,剛剛破開定西國北部防線,攻佔三座縣城。

目前定西軍正依託平河郡城及眾多軍堡溝壑,與夏軍拉鋸對峙,在不增兵的情況下,起碼還要一年才能完全拿下平河郡。

而大夏寧江水師,雖然對定西江岸進行了多次登陸作戰,但所取得的戰果,也就侷限於攻佔港口,打廢定西水師。

憑藉水師之利,夏軍可以給定西國定期放血,卻無法造成致命打擊。

沿江界壕帶,簡直是呂定對堅壁清野一策的完美詮釋。

在沒有傾舉國之力攻伐前,定西確確實實能勉力支撐,為了延緩滅國之日的到來,不惜一切代價。

周柏在軍中設工兵營,呂定則是組建超十萬級的夫子軍,常期駐紮在界壕帶之間,不停挖掘建造工事。

國內怨聲載道,百姓離心離德?

呂定根本不在乎,反正都準備南遷代州尋找生路。

日後有回定州之日,再對那些賤民好點,自然就會忘了他的昏庸。

作為定州唯一能夠得上世家邊的呂家之嫡子,同時又作為潛龍,呂定是合格標準的政治生物,是個真正的獨夫。

他非常明白底層人的“善良”,上位者只要一點點的恩惠,就能得到民心擁戴。

同治三年九月一日到九月七日,接連不斷的星隕和天降血雨,令人震恐和不安。

可等異象一去,普通人該怎樣生活還是怎樣生活,並未受到影響。

祥興末年,戰艦橫空,百鬼夜行,天災頻發……

剛剛過去的這種種劫難,誰又沒經歷過呢?

現在域外妖魔沒有入侵,地震水旱之災也尚未到來,身處變亂之世的人們自然是過好自己,該歷劫的時候,他們躲不了。

用很多人的話說,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

只是他們不知道,天下的高個子,也不知曉內情,因為那是天上和域外的事。

夏國朝廷照常運轉,從滅定國後,休養生息的國策已執行近兩年,六郡形成一個整體。

國力大漲,國運天柱增長至十八丈,在整個北境也是首屈一指,是有名的大諸侯。

其實按照夏國目前的體制運轉下去,再穩定兩年,肯定更好。

草原肉類的輸入,軍隊訓練擴充,各項水利和路政工程,糧食產量與日俱增,靈稻靈麥的普及……

甚至說武、仙,兩道超凡力量在朝廷的監管下,都有了長遠發展,新增的先天武夫和入道修士,超過百人。

道錄司在各地完成分衙設立,各“宗門”與道錄司的人才交流體系初步建立,大夏第一次武舉提上日程……

兩年之內,國運天柱必然增至二十丈,或可追平當世最強的齊、吳、蜀等公國。

但周柏看著滿天星光暗明不定,感受著空氣中湧動的大劫之氣,他知道時不我待。

上千流星就是上千真仙戰死域外,烙印於天元界的星辰印記歸於虛無,這一戰的傷亡不下於青墟第一次突襲。

而七天七夜的血雨,則是折損了兩尊半的聖人,亦或是某位天帝?

古史記載,聖人隕則天地同悲,血雨連降三天三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