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諸侯認可,大夏公國,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定西天柱轟然崩塌,整個定州只餘一根二十丈的巍峨天柱傲然獨立。
再看剛剛立起的代北天柱如何,區區三丈,巨大的實力差距,令他只能強行壓下震撼,完全沒有任何北返的想法。
四丈變三丈,何故?
還不是定西天柱儲存的氣運,沒有半分轉移過來,還有跟隨他的將士臣子,都是定西人。
如果不能快速接收本土勢力,同時不斷給定西利益集團帶來希望,那未來還真不好說。
“主公,厚土宗大部已跟隨我們遷移代北,還有十萬軍卒,數十萬百姓,都是您崛起的根基。”解龍見呂定有些迷茫,不由出聲道。
呂定深吸一口氣,點點頭:“無論陰庭能不能立,世家家格能不能穩住,大劫將至,首先就需要更強的國運。”
“否則青墟厄氣進入人間,災劫四起,不等夏國打來,代北便要覆滅。”
“弱者要善於學習強者,夏國的軍功授田很適合代州,傳孤命令,年關一過,開科舉,同時攻打林胡!”
……
同治四年二月,定西三郡完全併入大夏,民兵進駐鄉野,再無反抗的烽火硝煙。
而就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候,天庭斷聯的訊息,悄然傳遍天下諸國。
有的無德運之國,覺得無所謂,依然想按部就班的發展,可日益激烈和暴躁的戰爭氛圍,卻是讓它們也跟著加入。
沒辦法,那些大國不分青紅皂白,無腦擴張,只能被迫迎戰。
“三月五日,徐州鹽販出身的李伯升,攻佔徐州七分地盤,壓服周邊小國自稱徐公。隨後,改鍾吾侯國為徐國,號為大徐公國。”
“三月二十八日,樊崇攻佔泰鶴郡,一統泰州,稱樊公。四月五日,舉兵二十萬,向外州進發。”
“四月十三日,鐘相改楚湘伯國為湘國,稱湘侯,發起統一湘州的戰役。”
“五月二十日,西蜀江元龍建立的巴南伯國滅亡,杜宇一統巴州,號巴侯。”
另外還有吳越兩大公國並立,互相攻伐不休,中域爆發諸侯混戰,波及大旭朝廷等熱鬧大事。
可以說,同治四年一開局,戰爭便是主基調。
現在青墟世界整體向天元靠近,青墟厄氣衝入凡間是遲早的事,而天庭極有可能放棄扶保下界,不強大自身,如何渡劫。
北境同樣如此,如六皇子鎮陵郡王統一陵州,不日將鑄州鼎;燕公橫空出世,一舉攻佔遼東;梁侯南下戰略未竟全功,被金國牽制尋釁不停等等。
只有大夏,在攻下定西,統一定州後,突然安靜下來。
不是夏侯周柏及朝臣懶惰,想停下步伐享受了,而是鯨吞三郡消化必然付出時間。
宜山佈防,戰後重建,乃至界壕帶填補復原,都付出了夏國君臣的大量精力。
時至七月,定西收割第一波夏糧,取得大豐收,人心這才算是基本穩固。
定西人哪裡見過畝產六石甚至七石的祥瑞田,哪裡見過沒過苛捐雜稅的官府,哪裡見過道官神靈真會顯聖相助。
當這一切事實擺在眼前時,定西國三郡,才算是融入大夏。
此時再去看定西,社會穩定,百姓認可,各大城池的體制法網已然呈現基本淡紅。
只有廣袤的鄉野,還需要設立的鄉署慢慢深入控制,才能實現全域淡紅,甚至更深。
不過即便如此,也夠了,足夠大夏的戰爭齒輪開始轉動。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婁晉鵬率前軍兩營兩萬人出梁州,名義上是護送側夫人趙辭回鄉探親,實則是炫耀武功。
傳回定州的訊息,是三次梁夏演習及比武均取得完勝。
還有一次當著梁國君臣的面,婁晉鵬輕兵突入金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