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三登泰平,九品鎮守,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七章三登泰平,九品鎮守自古民以食為天,任何勢力,任何國家想要立足,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周柏一介白身起家,慢慢取得功名,開創基業,到現在威名遠揚,大乘成仙觸手可及,他的思想意志也在逐漸蛻變。
曾經夢中無數次出現的天朝盛景,已經有實現的可能。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周柏如今不僅是求自身超脫,更想改變一個時代。
開荒壟作,擴充人均熟田規模;興修水利,抗旱蓄洪;雜交選種,化肥普及等等一系列措施下來,苦寒邊境儼然成為塞上江南,人間沃土。
再到如今夏國各地廣奉神庭土地、龍王水神,有諸多靈植夫及道官布雨驅蟲,大豐收已經不再是機率問題。
在欣欣向榮的國運加持下,風調雨順,旱蝗避讓,梁州百姓家中的餘糧頂過去三倍有餘。
這還只是第一年,往後梁州人堅定信心,與定州同步各項土地政策,四倍、五倍都有可能。
大旭祥興年間田租農業稅為十稅一,產十石糧上繳一石,後面天下大亂,各國都要超過這個標準。
一些郡國、小國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保持自身獨立,只能壓榨百姓,十稅五,十稅六比比皆是。
趙啟在梁國施行八稅一,因此很得梁人民心,可惜遇到的是大夏。
大夏農業稅徵收比為十稅一,看似只與一般王朝平齊,但大夏政治清明,並沒有各類名目的苛捐雜稅。
梁國八稅一仁政乎?
但梁國有單身稅、鼠雀耗、牛皮稅、糞擔稅等等奇葩稅種,視戰爭情況還有強制攤派。
如前兩年金國入侵,梁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損失慘重,抗金餉便應時而生。
而與之對比的大夏,不僅取消這些雜稅,另一大正稅丁賦,也被周柏以鼓勵生育為由減免。
生三子以上者不僅不加賦,反而有獎勵。
不過大夏有一種稅大增,那就是商稅,商人只要繳重稅,金國遼燕的生意都可以做。
為此戶部之外甚至獨立出稅務司,稅務司轄下有上萬退役傷兵,稱作稅丁。
敢逃稅漏稅者,不用大軍出動,稅丁拿著刀和算盤就會找上門來,漏稅者十倍罰之。
當然,稅務司負責保護納稅人,有各種優待政策,納稅大戶甚至可授三等國士。
虎狼般的稅丁清除掉以往密集的厘金關口,不允許任何情況的私設稅關,持有繳稅單,一批貨物不交第二次商稅。
所以即使課以重稅,大夏的商貿經濟也是日益繁榮,周柏每開疆一地,都會有大量稅錢入庫。
動兵打仗打得就是後勤,而後勤最主要看經濟和糧食,經濟由商業穩住,剩下就只需糧食充裕。
古聖人有云:“三考黜陟,餘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歲,遺九年食。”
意思是通常情況下,百姓耕種三年皆豐收,只能餘一年的糧食,如此積蓄三年之糧才能稱“登”。
得“登”之糧儲,國家才有動兵的底氣,否則便是窮兵黷武,不顧民生。
兩“登”存六年糧稱為“平”,三“登”連續二十七年皆豐收,百姓家中餘九年糧才能叫“泰平”。
受限於天時及生產力等各種因素,泰平或許只是聖人及平民百姓最樸素的夢想,但在大夏,這將是可以努力奮鬥可以去實現的。
九月十五,靈氣充裕的西原郡水稻提前成熟,新糧收割,夏公周柏親自下田並且監督收成統計。
最後西原上報畝產八石一斗,創造梁州建州以來最高,一郡之糧便能供國都百萬百姓所用。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