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五帝總綱,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裡下發的開荒令,我們周家一定要堅決參與。”

“開荒之田十年不用繳稅,而且我們還可以接納流民開荒,田開成了就設立莊園收為佃農。”

望著周柏一人在那自問自答,群事堂共議儼然成了一言堂,高層們面面相覷,不敢反對新族長重點推行的農策。

畢竟作為一個家族多開田,積存點糧食總是沒錯。

第一策透過,剩下對商業產業的佈局調整,也沒人扛得住周柏的壓力。

主要是他真的對家族很瞭解,一番分析下來,哪怕是族老也只能點頭贊成。

當然,也有幾個年輕執事壯著膽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今年剛中童生,出身支脈的周啟。

他想磨礪幾年再下場考秀才,這中間也不能光閉門讀書,於是先任了個執事。

周啟以自己到郡城參加郡試的見聞提出想法,他發現郡城很多人家修補房屋,乃至在外面開闢莊園都沒有合適的黏土材料,往往需要耗費大價錢購買糯米漿、雞蛋清調和。

而他們紅泥鄉最大的特產就是紅泥,這種紅泥黏性雖然沒有糯米漿好,但比普通黏土要優質不少。

所以周啟就建議,新增一條到郡城的商路,專門售賣紅泥。

周柏對此自是大加讚賞,因為說的東西雖稍顯稚嫩,但確實有可取之處。

於是周啟當即被獎勵白銀五兩,並且被任命為紅泥商路的組織和實施者,售賣效益越高,俸祿就越高。

所有族人都深刻體會到,周柏在踐行群事堂定下的規矩,能者上,庸者下。

無論嫡系旁系,只要做出貢獻,就能得到族長看重,自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由於周柏的行事作風,一時間,很多族內童生居然想加入內府。

那邊俸祿更豐厚,還有更加完善公平的獎懲機制。

只是奈何內府的架子目前只有這麼大,周柏不需要也養不起太多人,只能提高門檻,然後讓陳忠邦記錄合適的人。

一旦後面內府擴張,馬上就能有充足的幹吏之才。

伴隨著這場祭祖告一段落,周柏封爵的訊息也為平蒼縣大小家族所知。

無論關係好壞,都送來了賀爵之禮,就連縣豪趙家也有派人維持表面功夫。

其實周柏很好奇,為什麼趙家沒事,難道呼延合沒有告知天子,趙家買通了苦口隘守將嗎?

封爵之日的當天,苦口隘守將接著就被王休拿下,檻送京師。

還有蒼北郡出現防禦漏洞的一批軍將,皆有斥責,降級罷官都逃不掉。

然而趙家卻沒有一點事,其中到底涉及什麼利益交換,周柏也不清楚。

只隱約聽說王休宣讀的聖旨中,只說苦口隘守將勾連金人,並未提及其他家族之名。

趙良驥作為趙家這一代的嫡子,又和他不對付,周柏自然要上點心。

剛好這時周柏收到了縣城送來的請帖,原來是最近久未降雨,紀鴻哲準備邀請全縣名宿、才子舉辦祭神求雨的儀式。

不是向天庭告祭,而是祭拜本地的父母神,平蒼縣城隍。

沒辦法,平蒼縣附近沒有大河,也就沒有龍王可求,只能轉求有此司職的神靈。

而城隍神除了守護城池、護國安邦、統轄亡魂,剛好還有調和風雨的神職。

以前道門的宗派勢力主導凡俗時,還曾立下規矩:“城隍廟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

於是縣官們就想起了他們的平蒼縣城隍,這位一向有口皆碑,是全縣百姓心目中的有為之神,城隍廟的香火不可謂之不盛。

正好周柏封爵後,需要見一下縣衙的大小官吏,同時從紀鴻哲那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