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徹底放飛,重生之時代征途,安安的生活,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十年代的時候,德國就已經開始研究火箭技術。在他們成功研製出液氧和石油燃料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之後,便嘗試著將火箭技術用於軍事裝備,開始著手研究導彈武器。

在德國科研學家的努力之下,彈道式導彈V-2以及飛航式導彈V-1誕生。其中V-2導彈在戰爭時期給英法等國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打擊,面對V-2導彈展現出了各種優勢以及戰略意義;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垂涎不已。

因此德國戰敗之後,美國和蘇聯便開始搜刮起德國的火箭技術來。當時的蘇聯慢了一步,當他們開始行動的時候,美國已經將德國的大批火箭技術相關裝置以及設計圖稿據為己有,俘虜了絕大多數火箭專家。

等到蘇聯正式掌握德國的火箭基地的時候,就只剩了些零散的火箭部件、殘損的檔案稿紙以及一些直接價值不大的裝置之類的“殘羹冷炙”。直到最後蘇聯也沒有得到相對較為完整的V-2火箭的技術檔案,可以說蘇聯想要復原V-2火箭要遠比美國困難。但是蘇聯並沒有就此氣餒,經過對殘存資料的整合以及相關研究程序的探討以後;蘇聯決定從人才、資料和裝置上著手復原。

為了吸引人才,拉貝研究所決定用優渥的待遇來吸引德國相關技術的人才,不過如此,蘇聯本國人才也積極參與其中。當時蘇聯的火箭技術復原隊伍中,德國人共有5870人,蘇聯人則有733人,其中不乏優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也是託尼-馮-科萬特底氣所在,畢竟蘇聯研究火箭技術,德國工程師是蘇聯的8倍。

資料方面就顯得比較困難,不過天無絕人之路,研究小組在布拉格意外發現了部分德軍檔案。其中就存有一些V-2火箭的重要資料,蘇德專家就這些已留資料展開了復原工作;最終成功復原出了V-2的技術檔案。

至於裝置則要比資料容易很多,蘇聯當時直接利用了德國原有的火箭工廠。在德國專家幫助下直接修復了這些工廠中的大多數裝置,利用這些裝置以工廠中殘存的火箭部件嘗試著組裝火箭。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V-2火箭被蘇聯成功的復原了出來。

成功複製出V-2火箭的蘇聯人當然不會滿意;加上人類社會又進入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從地球上已經爭奪到太空中;可以說各有千秋,隨著蘇聯解體才戛然而止。

託尼-馮-科萬特認為,蘇聯火箭技術;完全是在德國基礎上研發成功。如果沒有德國技術,他們什麼都不是。當然這些都是蘇聯解體之後,部分資料得到解密,普通人才得以瞭解。

可是亞歷山大-伏羅希洛夫認為,德國人只是研發出V-2導彈;或許對於蘇聯火箭發展有一定積極推進作用,但並不是決定性的。真正讓蘇聯火箭技術崛起的是本國工程師——科羅廖夫。

至於德國頂級火箭專家,都已經跑道美國去。嚴格意義上來講,美國的火箭技術;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離不來當年德國人打下的底子,以及培養的人才。但是俄羅斯火箭技術,可都是靠著自身努力才取得的成果。

如果沒有喝酒,一定不會聊這些銘感話題。不過現在來講,倒也無所謂。畢竟都是年輕人,最多是代表個人意見而已。

此刻兩個人徹底放飛自我,直接化身成為軍事歷史學家;列舉出很多資料,目的就是為了說服對方。好在邁克-科赫沒有插嘴,否則將會更熱鬧。不是他不想說,而是頭暈的厲害;根本就組織不起來一句完整話;就是想要插話,估計也插不上。

對此其他人倒也沒有說什麼,阿拉伯人在科技領域;始終沒有什麼發言權。至於英國人二戰期間是被火箭炸得最慘的國家,而且沒有之一。猶太人當中雖然有很多科學家,但都是為其他國家效力,畢竟當時以色列還沒有建國。

兩人邊喝邊爭辯,場面還是很熱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徒兒兇猛

胡哨

西遊:搞科技造成靈山生化危機!

鯨朝醉

諸天世界裡的劍客

墨羽雲山

絕天武帝

九天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