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兇相畢露,太上靈寶,柴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小青和冰兒的解釋下,夢生終於知道這“九照流夢”的意思。而且他知道那四句偈語好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詠燭詩,怎麼會又是泰山太昊青帝的偈語呢?想必是李世民來泰山祭天時太昊青帝感知於他的,只是他卻是把第四名改成了“堪持待月明”。

原來正如夢生所想,秦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終於正式登基,成為唐太宗。於是他擇日到泰山進行隆重的封禪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在天貺殿,面對威嚴肅穆的泰山神,唐太宗虔誠的祭拜著。突然,他的耳邊響起了一個神聖的聲音“爾既已為皇,須勤政為民,方能國泰民安。”同時告訴他將一偈語廣為傳誦,即:“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夢醒。”

太昊青帝的意願是透過唐太宗將他的偈語在民間傳誦,希望引得夢生前來泰山完成泰山歸生的上古遺願。然而,想不到的是這四句偈語卻是被唐太宗改為《詠燭》,因而沒有引起夢生的注意。

而唐太宗李世民自泰山祭祀後,立年號貞觀。其名字的意思就是“濟世安民”。他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同時牢記太昊青帝的教誨,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九照流夢”,即用玄天燭分別照向九龍,讓九龍之龍息流入體內。夢生用意念控制著玄天燭,向九龍之一照射過去。可是這太上靈寶夢生至今還沒有很好地控制過,都是每每遇事時它們自動出來的。就像現在,夢生用意念控制著玄天燭,可是玄天燭並不理會他,只顧自己圍繞著九龍燭繞圈,顯得非常焦急的樣子。

“主人,用你收服黎尤師杖的方法試試看。”冰兒提醒道。

聽得冰兒的提醒,夢生一拍腦袋復又盤坐了下來,對著還繞著圈的玄天燭施展起灝吸術,輕輕地一聲“吸”。那玄天燭在灝吸術強大的吸力下,飄悠悠向夢生飛來,可還是不斷掙扎著欲掙脫出去。夢生加大念力,最終把那玄天燭收入了自己的意念之中。

在夢生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他說了算。那玄天燭雖然還在不停地掙扎著,可在夢生的意念中,它還真不知道如何出去,或做什麼了。在夢生強大的意念壓迫下,玄天燭終於臣服。這也是夢生自從收取太上靈寶後除了玄天珠自由進出外的第一個能控制的靈寶了。

夢生將玄天燭移出自己的虛擬世界,然後將之對著祭臺上的九龍燭,分出一縷燭光照射著其中的一條迷你小龍。可是許久後並無什麼反應,根本沒有什麼氣息流入夢生的體內。

“主人,你對著那龍的頭部試著移動,既然偈語如此說,總有一處地方能激發的。”小青看著玄天燭和九龍燭說道。

聽了小青的話,夢生控制著玄天燭將一縷燭光對著九龍之一的一條小龍,小心翼翼地照射著,從龍之頭頂開始不斷向下移動,當那燭光移到龍的眼睛時,終於有了反應。只見那條小龍從口中噴出一縷白色的氣息,這就是龍息,直向夢生射來。夢生只感到身體一陣發燙,那氣息就擴散到了全身。而隨之,夢生的身體向前移動了九分之一的距離。

找到了規律事情就好辦。夢生換一條小龍,繼續控制著玄天燭的燭光照射它的眼睛,隨即又一縷白色龍息沒入夢生體內,而他的身體同時向前移動了九分之一距離。

就這樣,夢生控制著玄天燭燭光對著九條小龍逐一照射過去,當九縷龍息全部沒入他的身體後,他也終於來到了祭臺跟前。那玄天燭欣喜地飛向九龍燭,但被夢生收入了體內。他可怕玄天燭把這九龍燭給吞噬了,或毀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上靈寶

柴扉

吞了河神,我踏上了修仙之路

六十六不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