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青鳥臨星/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頁,我在漢朝搞基建[穿書],青鳥臨星/雲長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談想到這裡,抬頭看了一眼劉徹,果然看到劉徹唇角微勾,顯然是心情很不錯。
御史大夫又唸叨了兩句之後,抬頭說道:「如此,讓皇子領朔方一州著實寒酸了一些,朔方州人口不豐,不足以為國,還請陛下三思。」
劉徹看了劉談一眼乾脆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將幷州和涼州一併作封地為北境國,封五皇子為北境王。」
劉談聽後頓時愣住,並不是因為劉徹真的把西涼,也就是如今的涼州給了他,最主要的是連幷州一起給了他!
從輿圖上來看的話基本上就是將後世的整個內蒙古都給了他當封地!
這地方可也太大了一些。
劉談有些不安說道:「這……這是不是太大了?」
一旁的劉據立刻說道:「不大,那地方地廣人稀,不過九十多萬人口。」
不過……九十多萬……
劉談再一次覺得自己沒見過世面,九十多萬啊……一瞬間他就覺得亞歷山大,這要怎麼管?
他嚥了口口水,難得有些退縮,之前他只想著去了封地就自由了,甚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他是要負責這麼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過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負責也要看國相讓不讓才對。
到了這個時候,劉徹已經將諸侯國的權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諸侯國國內事務都是由國相處理,很重要的御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於下面的官員雖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實際上就算任免了又怎麼樣呢?國相地位堅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開始對諸侯王心存感激,到最後也會向國相倒戈。
這麼說吧,國相干得好了,說不定以後是能夠升遷到朝廷的,國相雖然說是相,但實際上俸祿兩千石,真要對比的話也就是九卿副手這個級別,還是有升遷之路的。
若是能入了國相的眼,屆時帶到長安比什麼不強?
所以現在的諸侯王實際上唯一的權利就是跟國相要稅,畢竟封地的稅收都是他們的,別的就……自己一邊玩去吧。
這也是劉談非要選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這地方偏僻啊,還危險,一般人都不愛去,會跟著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擠的,劉談可以想辦法施恩收伏,如果沒有能力那就更好說了,想要架空他還不容易嗎?
更甚至沒有能力的人或許會更想投靠他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麼說,封地他自己求來了,以後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擔著。
這一波過了之後才是進入正軌——任命國相和御史大夫。
這個一般很少拿到朝會上來說,都是劉徹直接讓有關部門選合適的人,這其中就是檢視履歷,然後找來談話,確認對方有這個意願並且方便,然後再將人名給報上來,最後劉徹選定。
現在當朝選,基本上就是劉徹給劉談設的最後一道坎。
如果沒有人願意的話,他也不介意出爾反爾。
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這句話聽上去的確很振奮人心,但誰的兒子誰心疼啊,大漢已經很強大,哪裡還需要他的兒子去冒險?
什麼?你說燕王的諸侯國也跟匈奴接壤?
寵愛的兒子跟不寵愛的兒子能一樣嗎?
劉徹一向都很雙標,到了劉談這裡是想辦法不讓他去,到了燕王劉旦那裡就是在兒子寫信訴苦的時候,則是直接發策文給劉旦,勉勵他鎮守邊陲,成為大漢的藩籬輔翼。
對於他這一點大家都已經很習慣了,所以當北境國國相這五個字擺在眼前的時候,許多人都面面相覷。
感動之後理性回歸,大家都不太想說話。
能參加小朝會的官職都不低,大部分人不會成為國相,而那小部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