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臨星/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8頁,我在漢朝搞基建[穿書],青鳥臨星/雲長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談聽後一愣:「什麼?歉收?怎麼會歉收?」

霍光無奈:「今年雨水比往年還要少一些,可不就歉收了?」

劉談瞪眼:什麼情況?守著黃河靠老天?

第275章 [二更]275

河套平原後世曾經稱呼這裡為塞上江南,就是因為黃河在進入河套平原的時候分成了兩條河,一條南河一條北河,黃河攜帶的泥沙將這裡沖積成了一片平原,土地肥沃。

如今的河套平原達不到塞上江南的標準,劉談一直以為是因為這一片平原形成時間太短,土地本來劇不夠肥沃,再加上水土流失所導致,現在看起來……似乎又不僅僅是那些原因。

劉談拉著霍光問道:「北境國至少在河套這一片水系豐沛,怎麼需要依靠降水啊?」

要是依靠降水,北境國那就涼了啊,別說河套地帶,就是整個北境國都降水量稀少,

霍光面無表情說道:「黃河?黃河不頻繁改道就不錯了。」

劉談:????

黃河頻繁改道他是知道的,雖然一直都在歌頌黃河是母親河,但是母親的脾氣實在是不太好,就劉談所知到後世黃河至少改道過八次,還曾經搶了淮河的河道。

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代表著大量百姓死於洪澇災害,還有更多的人流離失所。

所以自古以來治水就是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

可問題是他認知裡黃河頻繁改道都是發生在華北平原到入海口那一塊,然後每次改道都因為泰山的存在而繞過了齊國,所以齊國和昌邑國算得上是大漢最頂尖一波的封地。

至於河套這一帶,在他的印象裡並不經常改道。

霍光看著劉談滿臉疑惑,乾脆讓人把輿圖拿來,然後指著輿圖上的一些湖水說道:「殿下看,這一段地區,就是從張掖到朔方這一段,這種湖水極多,當地人稱之為牛軛湖。」

劉談點頭:「對啊,湖水多是怎麼缺水的你跟我說說。」

霍光反問:「殿下知道牛軛湖是什麼嗎?」

劉談:……對不起,地理已經還給地理老師很多年了。

霍光似乎也沒指望他知道,解釋道:「臣也是最近才知道牛軛湖的形成就是因為黃河改道,這裡原本都是彎曲的河道,黃河改道之後這裡留存有大量的水形成了湖泊,在湖水周圍的確不會缺水,但是誰也不知道黃河什麼時候還會改道。」

劉談看著輿圖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牛軛湖,整個人都有點暈,如果牛軛湖都是這樣形成的,那麼黃河在河套到底改道了多少次?

這樣頻繁改道之下,雖然並不會像是華北平原那一片每次改道都會造成巨大傷亡,但造成的損失也少不了,而且這裡身處跟匈奴對戰的前沿,人不多,自然也不會讓人過多注意。

劉談看著輿圖上如今南河北河的流經區域忽然開口說道:「我要走一遍。」

霍光愣了一下:「什麼?」

劉談說道:「我要沿著這兩條河走一遍。」

霍光有些遲疑:「這……殿下倒也不必……」

劉談搖頭說道:「不實地看看,根本沒辦法確定到底什麼情況,朔方這邊水系這麼發達,結果還歉收這不合適啊。」

霍光凝視:「殿下走一遍會有辦法?」

劉談認真頂著輿圖說道:「不好說,不知道哪個合適。」

霍光:????

事到如今,霍光都特別想問他:您到底哪兒來的?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不知道哪個合適?也就是說有很多種辦法?

劉談的確腦子裡有很多種方法,畢竟種花家的歷史基本上就是跟黃河奮鬥的歷史,在數千年間跟這條河搏鬥了太多次,有些方式雖然看上去十分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西北邊陲種田養殖忙

季言歸

我在漢朝搞基建[穿書]

青鳥臨星/雲長歌

嬌靨

耿燦燦

渣渣影帝回來了

軟炸糰子

與冷艷女皇定下親吻契約

馬納利亞騎士歐文

鬥羅:武魂剛覺醒,古月娜找上門

荒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