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青鳥臨星/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2頁,我在漢朝搞基建[穿書],青鳥臨星/雲長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談說這個幾位郡守瞬間正色,不得不說,跟著北境王走這一趟,他們對北境王改觀不少,至少在此之前他們從來沒想過一位諸侯王能夠如此吃苦。
哪怕他的條件是最好的,但有這個時間人家在王宮裡面吃喝玩樂不好嗎?
何必非要跑出來風餐露宿?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意識到劉談是認真要治水的。
此時大家也都很認真的思考,桑遷說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黃河改道的問題,若是黃河能夠跟長江一樣老老實實在一條河道內流過,那麼我們就可以放心引水灌溉,甚至很多原本根本不敢作為耕地的地方也能種糧食。」
五原郡郡守認真說道:「要得要得,那些地方都肥的很。」
五原郡距離黃河最近,能跟它比的也就一個朔方城,結果因為黃河大片土地不能用,五原郡郡守心疼很久了。
雲中郡郡守苦笑說道:「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可問題是黃河要改道,那是老天的意思,誰能管?」
他剛說完話就被定襄郡郡守捅了一肘子,等他有些納悶的轉過頭去之後,就看到定襄郡郡守的眼睛往劉談身上飄了一下,雲中郡郡守頓時老老實實閉嘴——差點忘了還有這麼一位神仙了。
果不其然,他聽到劉談輕笑一聲說道:「有個詞叫人定勝天,我希望諸位能夠記住,既然說到長江,長江似乎很少改道,就算改道也不會太過暴力,那麼我們倒是可以對比一下長江跟黃河的區別,這樣說不定也能解決。」
眾人一懵,桑遷看著劉談茫然說道:「可是……長江所經之地跟黃河所經之地完全不同,這……這怎麼對比?」
地理形態不同,氣候不同,怎麼可能照搬長江的情況?
劉談直接說道:「也不是不能對比,首先是河道問題,為什麼長江不那麼頻繁的改河道?首先就是缺少天然水道,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就能看出來,黃河流經的地方都是比較缺水,或者說是降水很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尤其是我們這邊沙漠化眼中,導致泥沙淤積,能聽明白嗎?」
劉談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儘量用不那麼專業的名詞來解釋,但很多詞語可能還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時代,所以他只能一邊解釋一邊問。
一旁的五原郡郡守若有所思說道:「這個……我好像聽人說過噻。」
劉談一驚:「是誰?此人身在何處?」
能把這件事情看透徹的人,說明對黃河很瞭解,說不定也研究過治水!
第278章 [一更]278
五原郡郡守有些不好意思說道:「已經被臣趕走遼。」
劉談滿頭問號:「什麼?為什麼趕走?」
五原郡郡守十分緊張:「他長滴怪眉日眼,又怪頭怪腦嗦了好多,我以為他似鬼扯,就……」
劉談聽著他一口方言聽得腦仁疼,忍不住問道:「你是益州人嗎?」
嗯,在他穿過來的前一年,巴蜀地帶被劃分到了益州,這一口川味可太益州了。
五原郡郡守一臉驚訝:「殿下啷個曉得?」
劉談心很累地沖他擺手說道:「把那個人找回來。」
巴蜀人民也是太倔強了,到了北邊當官,不說你學會當地的方言,至少也要被同化一下吧?
劉談記得這位五原郡郡守已經在五原郡當了近二十年的郡守了,到現在口音愣是一點也沒變!
桑遷見五原郡郡守還要說話,忍不住輕咳一聲說道:「那……殿下,我們繼續嗎?」
劉談懵了一下:「我剛剛說到哪兒了?」
原本他的思路是很連貫的,結果被這一打斷,整個人都迷糊了甚至忘記自己之前說了啥。
桑遷小聲提醒說道:「殿下說我們這邊降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