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竹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學會放下,無衣之死,蓑衣竹杖,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慢慢習慣了山中的歲月,無衣覺得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似乎也不錯,他也不必去追求那樣一個答案,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嘛。
而他那天想著要直接詢問木木的問題,因為好幾次想開口又覺得不合適,最後也被他放棄了。就像木木曾經說的,有時候並不是知道得越多越好。而且隨著自己在這裡呆的時間越久,他越發覺得所謂幸福和這種洞察力反而是成反比的,知道的越多越深入反而是活得越不幸福。可憐好多人奔著更幸福的目標前去,一路攀登,卻也在一路丟失幸福,與最初的夢想完全背馳。
放下了追求一個答案,也放下了探求身邊人的秘密,無衣變得快樂了許多。他還是常常去山中散步,但不再絞盡腦汁地想問題了,而是單純地欣賞風景。這時候他才發現峨眉山是有多美,雖然很多珍貴的植物和動物可能已經絕跡了,但大自然從來就不缺乏美。
更多的時候,他還是去萬佛閣,那裡除了那些修行場所,也可以學習其他東西,當然都是離線的,無法實時和外界交流。但自從木木告訴他,現代人正在輕視古人的成就和文字時,無衣就對過去開始感興趣,他想知道過去的人們到底曾發現了什麼,感悟到了什麼。當然,就像木木說的,他也明白,在自己也產生同樣的感悟之前,是不可能完全領悟古人的意思的。但他和木木想法不同,雖然無法完全理解,但古人的文字對自己肯定是有啟發的,畢竟大家都是人,用語言來描述具體的事物和抽象思想的底層邏輯應該是相差不大的,那樣自己即使不理解他要說的真諦,但透過文字,多少可以領悟到一點,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無衣相信理解是可能的。
其實當木木說人和人之間的阻隔時,無衣是深有同感的。曾經的他也對人和人之間這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心生絕望,一個人永遠不可能真正理解另一個人被他視為真理。但現在,真奇怪,反而是在他遠離人群,長久地獨處之後,他才開始覺得人和人之間的鴻溝也許並沒有他所以為的那麼深,也許並非不可跨越。反而人和人之間是很容易共情的,就像他不知道木木經歷了什麼,到底在堅持什麼,又為什麼心生絕望,但他能體會到木木的那種深深的失落感和無力感,那種差一點就想要放棄的心思。他更不懂大師腦袋裡想著什麼,也不知道他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但他也能很敏銳地感覺到大師心中的那片仁慈和豁達,而大師也一直是如此表現,從未讓他失望,從未出乎他意料之外。
偶爾他也會去做些重複性的農活,比如剝玉米,和以前一樣,他很容易就可以沉浸到這種重複性的勞作中,完全忘我。這些都讓他放空心情,如果偶爾有了一些焦慮和擔憂,只要他沉下心去做一件事,他很快就會把那種煩惱清除掉。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往前走,除了大師和木木,他偶爾也會和其他人閒聊幾句,但大家都很默契地不談人生大問題,不問往事,不問將來。畢竟他們已經入山,也沒有什麼未來。唯一的去路也就是。。。
無衣偶爾也會走到捨身崖那邊,但他從來沒有上前去看過那裡,不是他害怕懸崖,而是別的什麼原因,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去那邊一般就是去看纜車了,他喜歡看纜車下面那片森林,帶著望遠鏡仔細尋找林中的一朵花,一棵草,一個小動物,偶爾有所發現,他就覺得很愉快。尤其是下雪的時候,他更喜歡去那裡,看那片白茫茫,就會想起他進山的那天,回想起那時候的自己多麼無知可笑,心情又是如何忐忑不安,對山中修行生活又是懷著怎樣的期待和好奇,等等。
不知不覺好幾年時間過去,突然有一天無衣發現了自己頭上的一根白髮,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在開始變老了。其實我們一直在變老,木木和大師也是,但是隻有在某個特殊的時刻,我們才能意識到光陰已逝,容顏已老。好像時間不是均勻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