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落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道之論,道之問,問辰,墮落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前輩這些話,晚輩並不能夠否認。”
一句話卻讓漁翁都感覺到有一點意外。合著你沉默那麼久,就是為了認個輸?
“不過在最後一次嘗試的時候,那絕境中的再次相見是前輩您有意安排的吧?”辰明深思著說,畢竟他也想得清楚,以那片大海的深廣程度那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事。
但那確實是美好到夢幻的無憾,或者說可稱奇蹟出現在了辰明又或者說當時是山之靈的眼前。辰明有理由相信那是山靈自己“安排”了的。
既然如此,那就證明了山靈前輩還是有心有情的。辰明不敢說自己有多麼急智雄辯,但自認為應對這樣一位上古時期心境尚還古樸的先天之靈還是不成問題。
現在只能實操一下,從凌洛仙以及白先生那裡學來的辯論術了。
“你還有什麼看法?當時我可沒有那麼多想。”漁翁的回答依然平淡。
“前輩的想法晚輩自然看不透、猜不到。所以晚輩想告訴前輩的也僅僅是晚輩自己的思考。”辰明相當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定位。“前輩覺得並沒有多想,晚輩也覺得並不是一時衝動。”
“說來聽聽。”
好了,只要機會已得。
“晚輩只是覺得既然那是前輩一切事與因果已了。那與其苦受折磨,倒不如灑脫放下……”
“你不惜命?”
“這也得看情況。”辰明又道。“前輩也未曾惜命。”
辰明始終是忘不了那戰役那,戰場上沒有一尊靈是惜命的。
“命僅一次,的確重要。但因為一些經歷在我眼中命並非最為重要。”
“並且縱使我會惜命,但那一次選擇我也是不後悔。”
“難道前輩就認為命是最重要之物?”辰明反問。
“自然不是。”
“所以說我覺得有的是比惜命更重要,那麼這種行為就不是莽撞。而是理智的灑脫抉擇。”
“若我換回了前輩的立場上,實際已經完成了引導自己一生的天命,與這世間也再無什麼瓜葛。您已不負天命,更無愧蒼生。還有什麼能牽制的住您?於是,於是為何不能放下?”
“若是真的有,那晚輩斗膽猜測就是前輩心中的情了,那最單純的相守之緣。既已前塵盡了,那為何舍不下一切去彌補這遠的虧欠?”
“若晚輩是前輩,定會這樣做。”
漁翁聽完卻沒有說話。
“前輩可知什麼叫做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辰明繼續說。“死生亦大矣,而世人常常就只將求生與必死為所欲之極與所惡之極。那麼,生死之戒便是其一生的界限與囚籠。於心,不算超脫自由。”
“晚輩就覺得如此之道就太小了,且絕對禁錮於生死之間,是俗人矣。”
“若真豁達開明者,極道避廣於生死之限度,所欲有甚於身,所惡有甚於死。故得生不刻求,臨終無逃避。”
“為一事捨身求死是執著,但未必就是愚蠢或渺小。”
辰明靜靜地看著漁翁。
“我所想之道,界於心,心之所想,道之所極。是為心道。心道之廣,生死亦小。”
孟儒仁的學問,凌天的見識,辰明的理解。
“心?可稱大道?心再大,能裝得了天下?縱使能裝得了天下,也終究打不過一個人。”漁翁卻這麼說。“你說心道縹緲大,我見心道卻現實小。”
“如你所說,這世間所有人都可有心,那都可是心道。那為何千萬道統,卻不見心道之流?心太小了,很容易就被世道洪流所淹沒。說白了,心之所以小,是因為心只能是一。這大道中獨有一心能成什麼事?”
“我看來命才是大道,萬事萬物,萬道萬世皆歸於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