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傾虞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頁,反派公主走向權力巔峰,傾虞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要緊的是,前番又有那麼一出折騰得滿京城人盡皆知的鬧劇,親事上自然便有些艱難——十分艱難。
這麼多年也積累下了情份,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沈董氏倒是真疼她這個侄孫女兒的,也有心替她籌謀打算,只是奈何自個兒人脈有限,最後還是由沈郡王出面,找了一個沈家的舊部,董依依才算是有了歸宿。
那家人呢姓常,同樣都是姓常,但和明威將軍常斌、西南總兵常嗣年這兩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都沒什麼關係···恐怕只能算是五百年前的一家。
這個常家的家中的長輩兒都過世了,就剩下了這兄弟二人,好在是軍戶,又有些不大不小的功勞,也算能夠寬鬆度日。
瞧著是低嫁了,但董依依是個心裡有主意的人,並不挑揀嫌棄,且很是上心,還沒進門呢,就言語督促著小叔子讀書上進,又自己掏腰包貼補。
常大郎見她賢淑聰慧,懂事踏實,心裡也便十分地喜愛敬重她,對於她的那些顯而易見的不如別人的短處,也自然就「知恩圖報」地不怎麼在意了。
要是真能一直如此,以後董依依嫁進去了,一家人將來勁兒往一處使,雖無大富貴,想來日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眼瞧著都挺順利,另一頭,皇上且還多了一重心——想著恐有苛待之嫌,一番暗示之下,沈泰安自己上了一道摺子,沈堯承繼了爵位,就這麼成為了新的東平郡王。
——這樣一來,薛昌韞倒是沒有苛待勛貴老臣的嫌疑了,沈堯為人子的,卻一下子處境尷尬起來······
好在,他即將啟程返西南,這些讓他深惡痛絕的詭譎弄權,也將與他無關了。
不過西南也不輕鬆——常將軍年事已高,沈堯此去,將接替其西南總兵的位置,而常老將軍則打個顛倒暫居於其下。
薛昌韞說起行伍之事最是頭頭是道,也有不少自己的考量和策略,沈堯聽他說了一些對西南剿匪的看法,竟是與自己一直以來還只是個雛形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君臣二人好一番的徹夜長談,都覺酣暢淋漓。
沈堯正好,趁此機會為郭將軍求情,希望薛昌韞能對此事高提輕放,或者乾脆從輕發落,貶回家去就最好了,也免得一代名將戎馬半生,最後因為權力傾軋,而在牢獄之中潦草度過殘生。
說起來,當初,薛雯千里送信,阻止了郭長明的一番動作,一為穩定西南局勢,二為薛昌輝等人的安危,還有那麼一點兒,是為不齒平帝手段——可以說,薛雯與郭長明是完全對立的。
但薛昌韞並不是。
郭長明說到底,不過是聽命行事,上頭怎麼說,他自然就怎麼做,說起來不也是忠君愛國麼?雖說,險些壞了事兒,但事情說到底,薛昌韞和皇妹薛雯在乎的事情並不完全一樣,對郭長明這個人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惡感。
更重要的是···這郭將軍還是自己心腹李將軍的大舅哥···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李將軍在薛昌韞麾下立下了多少的汗馬功勞,甚至還護駕救過薛昌韞的性命,算來足可以與此兩相抵消了。
故而,沈堯一提,薛昌韞順水推舟——郭將軍最終得以全身而退。
雖說落得了個白身萬般皆空,但想來也可以知足了。
沈堯也算是不負常老將軍所託了——加上這一個,沈堯這一趟進京城倒是充實,辦成了多少樁事情,實在是來得值呢······
另一頭,兩朝更替,一朝天子便是一朝臣,京中空閒了不少好宅子——薛雯不聲不響地請得了旨意,擇定了其中一處做自己的公主府,底下人不敢怠慢,很快就按照薛雯的要求修建好了。
如今,薛雯倒有一大半的時間是住在宮外的,胡家自不必說,與那文渺煙意外地也逐漸走得近了。
她們兩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