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傾虞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頁,反派公主走向權力巔峰,傾虞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瑞金趁著東橋姑姑還沒回來,又湊上前好事兒問道:「公主,今兒文昭儀提起四皇子的婚事,卻不知是何用意啊?」
薛雯一面替同樣湊過來的將軍揉著下巴,一面冷哼一聲道:「還能是何意?當然是怕國喪耽誤,落於人後了唄。」
這話就誅心了,兩個丫頭悚然一驚,面面相覷起來。
端著盅兒的東橋姑姑進來的時候,瑞金尚來不及收拾神情,怕東橋看出端倪來,連忙勉強擠出個笑來,道:「這可真是···踩了狸大人的尾巴了······」
東橋倒是不疑有他,笑著打趣了她兩句,自去服侍薛雯不提。
次日,薛雯才略略了結了手頭上的事,打算去坤寧宮轉一圈再趁有閒隨意散散,仁壽宮王太后便突然相請······
提起這位老太后,薛雯立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王太后出身不高,原也不過是先帝朝一個小小的美人,其父則是窮鄉僻壤芝麻小官,今上登基時,本想抬舉母家,誰知,卻是無人可用,只得追封了祖上是了。
按說有子太妃可由王府奉養,無子的可憐人卻可老死宮中,只是王太后心窄,把人家都擠兌走了,奉皇陵的奉皇陵,修行的修行,唯獨留下了一二與她相投的,在身邊奉承陪伴。
惹得起的遭她排布,而唯獨惹不起的先帝中宮孫太后,卻是自請為顯德太子祈福,而主動「躲開」了,倒也如了她的意。
王太后出身不高,人也粗鄙些,薛雯被養得氣度高華眼高於頂,在她老人家眼裡正是一百個看不上的,每回宣了她去,正事不見得有什麼,倒是沒名堂的陰陽怪氣兒,總要聽一籮筐。
事實上,這宮裡被她老人家看不上的且不知凡幾呢,胡皇后母女自然是首當其衝,把住了她的皇帝兒子和大孫子的慕容氏姑侄算是緊隨其後,剩下陳貴妃、文昭儀等,但凡是稍微稱得上有點出身的,她都厭惡。
唯獨倒是與她一樣愛好嚼舌根子磕牙花子的王賢妃,以及簡單明瞭奉承討好的德安、恭安姊妹倆,能在她面前稍稍討得了好······
第7章 發難 只是人頭雖多,慕容德妃等人……
只是人頭雖多,慕容德妃等人卻又是她私心裡惹不起的,無他,皇上自己也是對這位生母暗暗存了諸多不滿的,但凡王太后給了他的心肝肉們委屈受,皇帝總少不了來仁壽宮叨叨一場。
而薛雯,倒不是說她就不得寵不要緊的,只是她清高驕傲,不是告狀的性子,自然就叫王太后一下子挑中她這個「軟柿子」來了······
大事沒有,王太后手裡她吃過不少小虧。
為此沈堯還曾抱怨過她,嫌她老實,更攛掇著讓她也去告狀,「倒不是真就讓皇上替你撐腰,只是你告上一次是個威懾,無論如何,讓那老太婆知道你也有這個本領,省以後多少事啊?」
薛雯倒不是老實,只是「她長日無事,又是那樣的脾性,不是我也是別人總要找個冤大頭的,只當我是為父皇分憂罷」。
——昔日的豪言壯語猶在耳畔,薛雯換了身略略素淡了些的衣服,硬著頭皮一路長籲短嘆向東六宮去了。
雖說是一千一百個不樂意,但她又不是會因這點子情緒而故意拖延的人,抄了條小道,很快就到了地方。
仁壽宮中,倒是一派和諧歡欣的景象。
院子裡,最小的四公主薛霏帶著一群宮女兒正踢毽子呢。
見薛雯來了,幾個小宮女紛紛縮手縮腳地垂首站好了,就連薛霏也忙收斂了些笑意,垂手叫了聲「二皇姐」,薛雯心裡正有事呢,無暇他顧,略顯冷漠地點了點頭,未作停留地先行進去了。
薛霏膽子一向小,雖說薛雯什麼都沒有說,就為了這一眼,她左思右想···也不敢再玩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