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節,翡翠王,步行天下,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鑑定的順序,林躍看了看碗的器型。
這件青花大碗的造型優美,是典型正德碗的延續。
明初的碗器,底部總是比較肥大,有一種下盤穩固的風範,圈足則外壁向下斜削,作了向上撐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明中期以後,碗器的外壁順著開撇的口端下溜,到腰部稍凹,形成一個動感的弧度,而圈足常是直壁,把弧度更好地襯托出來——萬曆碗器便秉承這樣的造型,掌握時手感頗佳,除了美感,也加強了實用價值。
恩,器型上是萬曆的風格,這樣的風格也成了後來瓷碗的典範。
林躍暗暗點頭,然後繼續檢視青花大碗的口沿與圈足。
這個大碗,口沿有如蟲咬,滿是斑斑駁駁的小窟窿。
他清楚的記得自己的師傅賀常和講到萬曆時期之後到清初的時候,碗口總會出現這樣的小窟窿,這樣的小窟窿在瓷器界稱為“蟑螂咬口”,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明中期以前,景德鎮的瓷土沿用附近麻倉地帶所產的瓷坯,作為瓷器的胎,品質細膩精緻,與釉結合緊密,因此器物堅固,很少耗損。但至明末,麻倉土用盡,只好用別的地區的瓷土作胎,在燒製時便發生胎釉結合不佳的情況。器物口沿由於流釉關係,縮釉的現象便很明顯,所以就產生了蟑螂咬口。
明末的瓷器不僅是是碗口有特徵,圈足也很有特徵。
圈足方面,明末的修胎變得很草率,除了足外壁有層層垂直的刮痕,底足內常有明顯的以竹刀修胎留下的輻射狀跳刀痕,而且圈足與碗壁交接處,不論裡外,都可以看到似蟑螂咬過的小洞洞。
林躍根據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仔細的察看了眼前青花大碗的圈足,發現圈足的特徵和自己師傅講的一模一樣。
又是一個證據!
林躍的心忍不住激動了起來,希望這件瓷器是真的,這樣自己就可以不用提心吊膽擔心自己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十件瓷器中的真品了。
繼續!
林躍繼續努力地回憶自己的師傅賀常和所講的知識,很快林躍想到了明朝萬曆年瓷器的特點。
一個是青花的配料,一個是單線平塗與分水法。
明末從嘉靖始,便從西域運來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如果稍高,那麼青花便呈色鮮豔幽箐;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藍。由於回青價格昂貴,所以到了萬曆末至天啟時,尤其是民間為了省錢多用石子青描繪紋飾。
眼前的青花大碗上青花明亮活潑,顏色灰藍,可見是萬曆年間的器物。
第五十六章 艱難的鑑定(4)
抱歉,十二點的那一章因為小步疏忽的原因忘了更新的了,現在向大家說聲抱歉!
小步都是頭一天晚上定好第二天的全部章節,但是昨晚時間太緊迫,小步只定好了一章,本來小步以為全部定時好了,剛才一看就然沒更,萬分抱歉,現在更上。
抱歉!
****************
單線平塗也是嘉靖時期開始興起的。
那時候瓷器上紋飾的描繪手法由勾勒渲染轉向單線平塗,即把紋飾的輪廊用線條繪出,再填上青花色,因此常有上色超出輪廓用線的情況。到了萬曆時,描繪的技巧更上一層樓,工匠們在單線平塗的基礎上,掌握了分水法的技術,用青花色更形象、更具層次地把人物、花草寫得栩栩如生,其中應用了中國水墨畫裡墨分五色的手法,把單一的青花色,也畫出多層色階,深淺有致,紋理嬌翠欲滴。
林躍手中的這件青花大碗將分水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人的衣服塗色一筆而就,揮灑而成“一條衣”,其中縐摺紛陳,衣袂飄揚,達到人物寫意畫的最高境界;而梅花邊飾就顯然帶了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