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一三章 西域魔王李顯忠,大宋中興傳,乾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李顯忠哭笑不得的是,當他帶著大部隊興致沖沖殺到延安時,城頭飄揚的竟然是大宋的旗幟。
原來早在一個月之前的1139年正月,宋金已經簽訂了第一次紹興和議,金國把陝西、河南還給了南宋。
守城的將軍向李顯忠大喊道:“鄜延路已經迴歸大宋了!”說完就獻上了朝廷的紅標頭檔案,證明了他說的話。
李顯忠和部下們面面相覷,這仗到底打還是不打?
想想自己身為党項族,現在又是西夏國的高官,打一仗就能當陝西的土皇帝,李顯忠有些猶豫。
可他轉念一想,自己心心念唸的就是迴歸大宋,而自己的父親就是因為盡忠故國而慘遭殺害。
不打吧,這二十萬党項兒郎遠途奔波,勞民傷財,就這麼回去,怎麼跟李乾順交代?
還有,沒有這批將士,完顏杲(撒離喝)給自己造成的深仇大恨如何得報?
李顯忠站在了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
沉默片刻之後,李顯忠不禁放聲大哭,他的舊部也跟著哭了起來,就像無助的兒童一般。
痛哭過後,一個概念在李顯忠腦海中越來越清晰,自古忠義難兩全,他知道怎麼做了。
李顯忠抹乾了淚水,帶著八百餘騎舊部去見王樞:“我剛剛到過延安府,看到了宋金講和的赦書,延安已歸屬大宋,王大人請帶兵回去吧。”
王樞愣住了,他是個文臣,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知道怎麼處理,可武將移訛不幹:“當初是你死乞白賴要跟我們借兵,現在我們來了,怎麼能這麼空手回去?”
李顯忠知道事情已經無法向著和平發展,他猛然拔刀朝移訛砍了過去,誰知移訛反應敏捷,一閃身就躲開了他的刀鋒。
李顯忠見砍不到移訛,使出了他的絕技“擒拿大法”,反手將王樞攔腰擒下,按在馬上一騎絕塵跑了。
反應過來的移訛馬上率“鐵鷂子”緊緊追來。
“鷂子”俗名雀鷹,是一種小型的老鷹,但速度極快,鐵鷂子就是指鷂子穿上了鐵甲,又快又尖銳,西夏的鐵鷂子軍相當於金國的鐵浮屠和柺子馬,是西夏的王牌騎兵。
漢武帝曾經多次派軍攻打西域,以獲得當地的良馬,到了宋朝,西夏崛起,逐漸控制了河套地區,也擁有了這個地區的特產,河西寶馬。
與其他種類的馬不同,由於當地的地理和氣候原因,河西馬非常能負重,而且耐力極好,適合於長時間作戰,即使長途奔襲,也能繼續衝擊。
同時,優良的馬匹固然是騎兵戰勝的關鍵,堅固、輕薄的鎧甲也是殺敵制勝的法寶,如果沒有堅固耐穿的鎧甲,河西馬的戰鬥力會大大減弱。
鐵鷂子所配備的鎧甲是西夏自己鍛造的冷鎧甲。這種冷鎧甲整體呈青黑色,非常輕薄,但又很堅固,弓箭難以射穿,大大提高了鐵鷂子的戰鬥力。
鐵鷂子在西夏軍隊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保證其忠誠度,這支軍隊總是以世襲的方式傳承,這樣不但軍人們彼此熟悉,還減少了物資的損耗,一套鎧甲傳幾代。
騎兵作戰,最重要的就是注重配合,團結一心。
在打仗的過程中,鐵鷂子整個馬隊用鐵索相連,士兵也會被綁在馬上,即使有人戰死,也不會影響整個隊伍的作戰情況。
鐵鷂子編制為三千人,分為十隊,隊長都是英勇善戰、沉著冷靜之人。每逢戰事,以隊長為首,整隊協同進攻,聲勢浩大而又井然有序。
開戰的時候,三百人馬一組的鐵鷂子快速衝鋒,從遠處看就像是一片黑色的烏雲排山倒海而來,氣勢上就很容易壓倒敵軍。
一直以來,鐵鷂子就是西夏軍隊的殺手鐧,李元昊就是憑著鐵鷂子和宋軍硬剛,建立了西夏政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