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雪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頁,鹽店街,江天雪意,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楊女士見這家人如此親熱,心有所感,面露微笑,不禁向弟弟看去,他嘴唇輕抿,將頭輕輕往一旁一偏,避開了她的眼神。
兩家人這才算正式認識,前行到一個茶鋪休息,靜淵坦然將自己和七七的身份說給對方聽了,那楊女士聽言,輕輕笑了笑,那笑容頗有深意。那商人亦是一笑,道:「我們陌路相逢,以後卻要長期相處,可見這世間最最奇妙的就是緣分二字。」
靜淵笑道:「莫非楊先生也是做的跟鹽有關的生意?」突然心中一動,臉上微微變色,驚訝道:「您姓楊,又來自漢口,莫非是……莫非是鳳興鹽業的楊老闆?」
那商人淡淡一笑:「在下正是楊霈林,今後可要林東家多多提攜幫忙了。」
靜淵站了起來,拱手一禮:「楊先生言重了,算起來,您算是靜淵的前輩。」他神色極是謙恭,可眼中卻飛快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那楊霈林亦站起還禮,只說:「哪裡,哪裡。」
七七聞言,亦不免震動,抬起眼來看著這個中年男人,但見相貌清秀,溫文爾雅,一雙眼睛湛然有光,他見著她看來,本來還帶著一絲微笑,不知為何,那笑容輕輕凝結,眉毛一皺,似想到什麼極不高興之事,又似乎是怕失禮,輕輕坐下,拿起茶杯低頭喝了口茶。七七心中微覺奇怪,倒也不以為意,主動給眾人杯裡都加了點茶。
靜淵將手輕按在她手背上,柔聲道:「快坐下,別累著了。」
七七嫣然道:「我好多了,放心吧。」眼光一側,見那楊霈林看著桌子上一小碟花生,目光中卻有絲她看不懂的冰冷落寞。
漢口楊霈林,七七並不熟悉這個名字,可鳳興鹽業公司,對於全中國做鹽的人來說,是如雷貫耳的一個名字。它是華中最大的一家製鹽廠。
父親孟善存的豐源井就曾給新興製鹽廠供鹽,並保持長期的生意往來,清河孟家的鹽號,有許多產鹽的技術,就是從這鳳興製鹽廠裡得來的。
鳳興製鹽,擁有全中國最好的各種製鹽技師,多是留洋回來的,他們製鹽的方法,即便是採用土法製鹽的小作坊,可是卻也透過先進的製造技術,比如採取平鍋製鹽法來燒制井鹽,他們的老闆,應該就是這個楊霈林老闆,自己亦是在國外學化工出身的,發明瞭一種叫取枝條架曬鹽的方法,極大的節約了燃料的用量,這個方法,被父親用大洋十五萬買來。而孟家的鹽井裡生產出的鹽,有一大部分賣給了鳳興,用來提煉鹽鹼等副產品,用作化工的原料,而鳳興提煉鹽鹼的方法,亦是由一個姓袁的科學家,衝破了德國人的技術封鎖,自主發明的「袁氏鹼法」,這項發明,還受到了國民政府的表彰。
正思忖著,聽靜淵問:「楊女士說要舉家搬到清河,那不知楊先生的生意,是不是也要移到內陸來?」
楊霈林點了點頭,苦笑了一下,神色頗有些無奈。
靜淵嘆了口氣:「看來這場仗真是避不開去了。」
楊霈林一笑:「等著看吧,不光是清河,整個四川都會熱鬧起來,如今國內許多大廠都會陸陸續續遷到這裡來。我是因為長年與清河做生意,又是與鹽相關,受劍霜相邀,又有尊岳父孟老先生極力爭取,方才終於下了將鳳興遷來清河的決定。如今公文早就下了,連新的廠址都已經委託孟先生選好。這次和家姐來清河,就是先來走走地氣,若要在這裡安家,可要好好熟悉一番。」
他姐姐在旁邊笑道:「也不一定安家,等戰爭結束,我們再離開也不一定。」
楊霈林往遠處看了一眼,輕聲道:「若真能安定下來,便不走也罷。」
楊女士嘴皮一動,似想起什麼事,想說什麼又沒有說。
靜淵道:「清河雖小,但鹽礦千百年來都源源不絕,楊先生既然是做製鹽的生意,在這裡不會差的。至於居家過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