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雪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0頁,鹽店街,江天雪意,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不一樣,她沒有那種危險臨近時的預感,一點也沒有。正如這個孩子的來臨,毫無預兆。
「我一定會挺過去的,」她心想,目光清冽如水,離清河還有好遠的距離,可她看著前方,卻彷彿看到了鹽店街的輪廓,隱在那厚厚的天邊。
離開十餘日,卻彷如走了一年,一回來就是事,接二連三的事,還都不算小事。其實不光是清河,整個四川的經濟局面,正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國民政府成立了以留美專家徐震浩為首的資源委員會,負責政府戰略物資、軍工廠的內遷,以及四川、雲南等西南省份的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報紙上說,有人透露內幕訊息,內遷的戰略物資和軍工企業大多數集中在四川境內。
在這片巴蜀之地,有了越來越多直接服務戰爭的工廠,資源委員會先後在四川境內設立了四川酒精廠、資中酒精廠、簡陽酒精廠、瀘縣酒精廠、北泉酒精廠等五家專門生產供航空專用無水酒精的軍用工廠。早在月初,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與軍政部兵工署就共同合組了四川鋼鐵廠遷建委員會,將綦江的一家民營鐵廠收歸官辦,資本一百萬元,製造大型機械裝備的漢陽兵工廠也準備內遷重慶,已經開始籌劃搬運的工作。
省政府主席劉湘還在漢口養病,就已經囑託建設廳長何北原、工業專家胡先哲在武漢向願意遷向四川的工礦企業詳細介紹四川資源和設廠環境,並與商界二十幾位要人,在運輸、廠地、勞力、原料、稅捐等問題上進行秘密的商討。有些廠礦在武漢購地曾遭到地主高抬地價乃至拒絕出售的不良對待,劉湘特別電告四川省政府秘書長鄧漢祥,讓他務必協助遷川工廠購地,並予以減免賦稅之便利。
劉湘的決策為四川省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大商人將自己的產業內遷到四川,當然,楊霈林就是其中的一個。
戰爭的陰雲籠罩在中國大地,而在四川內陸,卻有了一股奇怪的經濟繁榮的風潮,這讓清河的商人們有的緊張,有的不安,更多的是興奮。
回到清河當晚,靜淵就去了一趟六福堂,和戚大年找馮保幾番問詢,立時就知道清河郊區一個叫平安寨的地方,被孟善存搞到了手,實際上是用來租給楊霈林做工廠的。
靜淵聞之,沉吟不語。
馮保不敢多留,略說了幾句便悄悄從後門走了,戚大年見靜淵似乎臉色不豫,兼之風塵僕僕,極是疲倦,忙去給他端來一杯熱茶,問道:「這楊霈林畢竟是個外來人,雖然和孟家交好,但和我們無仇無怨,也不一定會跟我們作對,東家不必太過擔心。」
靜淵揉了揉太陽穴,搖了搖頭,道:「你忘了,卓師傅曾經打算讓我們天海井也嘗試做一些和鹽有關的副業,鐵廠我們辦的不錯,但是他還建議我們也試著辦一個化工廠,如今這姓楊的來了,人家就有現成的化工廠,我們想要冒頭,幾乎沒有什麼機會了。」
戚大年笑道:「若是今後兵荒馬亂,我們只需好好守住現有的產業就好了,東家,您還年輕,要拓展疆域,總還是有時機的,慢慢來。」
靜淵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其實這楊霈林人還可以,我們在路上認識,很談得來。這幾年我一直也在想,商場上我幾乎沒有一個朋友,是不是因為一開始我就把別人當成了敵人。若是以後大家能平安相處最好,要掙錢,也不一定非得跟別人拼個你死我活,一起掙,說不定掙得多,出的力還更少。」
戚大年甚是欣喜,道:「東家能這麼想,真是再好不過。」
靜淵微微一笑:「這個道理我早就明白,只是自己的性子就是這麼彆扭,我拿我自己也沒有辦法。好在這幾年慢慢變了,也是因為有七七在我身邊,我要跟她過安穩日子,自己也得好好穩下來才行。」
想到七七,心中又是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