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節,棄婦歸來(重生),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衫已經洗得發白,面色黑黃,眼尾下耷,鬢角泛白,一臉的鬱郁不得志之相。
經歷主管收發、校注和文書,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多由名落孫山,出身貧寒的讀書人擔任。
想必這位府經歷也曾有過一番雄心壯志,但卻沒能一路高歌,金榜題名,最後為生計所迫,不得不放棄學業,來做這樣一個瑣碎、刻板的活計。跟她爹的一輩子極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她爹已經看開了,而這位經歷大人還處在自艾自憐中。
傅芷璇心裡有了計較,站起身,朝他福身行禮,然後笑盈盈地邀請道:“經歷大人請坐,小婦人今兒特意請大人過來,是有一事求教。”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經歷瞥了傅芷璇一眼,坐到她對面:“何事?”
傅芷璇不答,衝聞方使了一記眼色。
聞方立即拿著一個黃花梨木所做的小匣子上前,放到傅芷璇的面前。
傅芷璇按住匣子,輕輕往對面一推,直到匣子移動到經歷的面前才停下。
“我想知道邕縣縣令的來歷,行事風格,若有案例自是更好。這是報酬。”
經歷瞥了她一眼:“你打聽這個做什麼?”
傅芷璇雙手擺在桌上,目光含笑,不答,而是朝他點了點頭,示意他開啟匣子。
經歷看著面前這個巴掌大,三寸高的匣子,心生疑惑,躊躇片刻,終是沒抵擋住心中的好奇,伸出手,開啟了匣子。
匣子裡放置著一本有些破皮的書,但經歷看了卻兩眼放光,如獲至寶:“《鄭公文集》,你從哪兒得來?”
鄭公,單名一個鴻字,乃前朝巨儒,廣收門徒,著書立說,闡經釋意,在讀書人中聲望甚高。他所著之書卷,也被廣大學子奉為經典,不過因為朝代更替,戰亂不止,這些書卷多遺失,存世不多。因而更顯珍貴,尤其是對後世把鄭公奉為佳臬的讀書人。
“這是家父年輕時所得,後來因為屢試不第,家父去了工部柴碳司任職,這書便被束之高閣了。聽聞大人好讀書,未免明珠蒙塵,小婦人便向父親討得此物,贈與大人,也好過讓此書繼續丟在角落裡生蟲腐爛的好。”她這番話虛虛實實,卻極大地討好了這位經歷。
同樣懷才不遇,同樣屢試不中,同樣汲汲營營,相似的遭遇勾起了這位經歷的同理心,他按住《鄭公文集》上的褶皺,看向傅芷璇的目光變得柔和了一些:“你為何要打聽邕縣縣令的來歷?”
傅芷璇見他態度緩和,也不隱瞞,把三叔公狀告她的事說了一遍,當然,她也在話語中有意無意地澄清了自己。
經歷雖然在官場上沒什麼建樹,但到底是在府衙混了這麼幾年,聽完傅芷璇的話,就明白了她的顧慮:“你是擔心那個三叔公他們買通了邕縣縣令,會對你不利?”
傅芷璇沒有直接回答他這個問題,只是說:“邕縣離京城有五六十里地,我一個婦道人家被狀告,總是有些擔心的,因而想先弄清楚狀況,免得出了什麼岔子。”
經歷小心翼翼地把那本《鄭公文集》放進盒子裡,蓋上後,握在掌心:“你的禮物我也不能白拿了。邕縣縣令姓丘,單名一個瑜字,靖元元年的進士,同年被授予邕縣縣令一職。”
靖元元年,也就是前年的事,一高中就被授予邕縣縣令,只怕這人來歷不淺。
本朝的科舉制度沿襲前朝,變動不大,同進士,也就是前三甲一般授官進入翰林院擔任修纂、編修。餘下的人授官,多是各部、司的低階官員和各地知縣。但所授知縣也是授一些簡缺的知縣,三年任期結束,考核優異者再調同州較重要的縣任知縣,這樣一步一步往上升遷。
而邕縣在天子腳下,隸屬燕京城治下,是燕京城北上的必經之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縣城,比之偏遠窮困地方的州府都還要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