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扶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溫酒論詩,滅周,笨扶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先吟唱的自然是大周翰林院學士杜衡的駢文,杜衡也是大周的一大才子,自小也是如同姬楨一般,五歲背詩上百首,八歲熟讀四書五經,十幾歲便開始做詩作文,除了給皇太孫當老師,還為大周修纂典籍,絕對一等一的大家。
李聰也開始搶答:“對賬工整,聲律鏗鏘,辭藻華麗,用典居多,乃今朝第一文……”
反正可盡的誇讚,其餘士子也搶答,唯有姬武熾唱起了反調:“意少詞多,過於追求對偶聲律,反而思想表達受到了諸多限制,算不得佳作!”
眾人一片譁然,李聰立馬嘲諷道:“黃口小兒,竟然如此評價大家之作····”
王一鳴也附和:“就在這譁眾取寵,古樂誇讚時搶答,誇不出來時又諷刺,你究竟時那個商人之子也敢來此胡謅?”
魯國公滿臉的汗珠,深怕眾人把這個皇太孫給得罪了,畢竟天下也只有他有資格說杜衡的文采。
而姬武熾正得意,根本不在乎眾人的批評,只有他心裡清楚,這是他老師杜衡自己說過的話。
“國公爺,衍聖公,小女王晚寧,這位公子所言及是,杜大學士自己也曾說過,駢文只有韻律辭藻之美,而無更深的內涵,他的駢文只是興起而作···”稱讚支援姬武熾的,是一位注意姬武熾許久的姑娘,落落大方端莊恭敬行禮,一眼便能看出是大家閨秀,禮部尚書王子源之女。
衍聖公捋捋鬍鬚微笑的點點頭,眾人非議之聲小了許多,只有李聰王一鳴及其不滿,李聰道“你那族妹,不會看上這傢伙了吧?”
王一鳴憤憤然:“沒門,我王家人才不會嫁給高門貴姓之外的人!”
姬武熾不禁多看了兩眼那姑娘,然後又跟一隻大公雞一般洋洋得意。
隨後又吟唱了幾首詩文,姬武熾終於不再發言,給了許多士子爭先恐後的誇誇其談,姬武熾只是與姜莫說笑。
而姜莫的心思自然不在這會場之上,而是琢磨著什麼時候溜出會場,打聽一下藏書閣的位置,或是結識一下魯國公家的小郡主。
這是一次姜莫完全沒有十足把握的見機行事:上策,歌舞酒會,結識了魯國公或其小公爺小公主,恰好薛神醫又能治療小郡主的病,化干戈為玉帛;中策,姬武熾奪得頭籌,藉著眾人奉承,也提出去讀書的請求;下策,便是了結魯國公府的格局,讓羽涅去偷書;當然還有下下策,讓姬武熾用身份地位壓著魯國公給他看藏書閣,這動靜太大,引起的反響也幾度不好。
而雖然進了魯國公府,雖然態度已經很恭敬了,還是把小公爺得罪了,國公爺也不理會甚至想要讓他出醜,就只剩下小郡主這一條路了。
在姜莫尿遁的一刻鐘裡,他敏銳的觀察下,幾乎已經定位小郡主在距離迴廊亭最近的廂房裡,只有小斯偶爾彙報一下這邊的情況,完全不來偌大的中院溜達。
而藏書閣,就不知道在那件屋子了,畢竟殿後院外人也不能隨便進出。
回到座位時,正到最後鑑賞佳文的重頭戲,又輪到了姜莫在齊國瀟湘館誦的《清平調》,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猶如現代的歌曲一般,幾個月便傳唱至大江南北了。
姜莫有些羞愧,頭都不敢抬起來。
但會場瞬間熱鬧起來了,有人說詩好,有人說詩差,有人說十青樓中的歌謠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有人直接指責:“定是某個才學之人所作,而某位世子卻佔為已有....”
老學究衍聖公孔德,捋鬍鬚仔細的唸叨著詩句,待會場稍顯安靜,才品評道:“沒有一個讚美之詞,卻又是極其華麗的讚美,想象力絕非凡人所能及的...”
魯國公望著姜莫應道:“天下有如此想象力的,恐怕只有詩聖李羽和詩仙張金鵬了....如若真是晚生後輩所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