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你想當武則天,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朝會一般是上午。

但當下情況特殊,天子臥床不醒,國不可一日無主,太子殿下已經九歲,找幾個輔國大臣配合著監國理政,完全沒問題。

所以下午召集中樞重臣開個小朝會確鑿此事,明日再開大朝會宣佈。

合乎流程。

大明中樞重臣,齊聚乾清殿東暖閣前。

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北鎮撫司鎮撫使朱驤,這兩人早就一左一右立在東暖閣門口。

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兵部尚書于謙,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張鳳景,吏部尚書王直、王翱盡數到齊。

六部七尚書。

吏部尚書王直已七十八歲高齡,所以朝廷讓王翱任吏部尚書輔佐他。

不過另一位大佬就沒這個待遇。

六朝重臣胡濙!

胡濙是建文二年的進士,在朱棣朝時找了十年的建文,宣德年間任禮部尚書,就沒挪過位了,是當今大明天下,除于謙外為最有聲望的輔國重臣。

胡濙已經八十有二,不過或許是當初尋找建文奔走十年,精氣神極好。

又或者是個人原因,所以他沒有另一個禮部尚書來輔佐。

內閣來了兩個人。

首輔陳循,輔臣王文。

如今內閣還沒有一家獨大,處於閣部兩厭的情況,即六部和內閣互相看不順眼,于謙一直沒入內閣,也有這個原因。

不過內閣這兩人深受朱祁鈺信重。

陳循,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

王文,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還曾兼任吏部尚書,明朝二品官員入閣,就從王文開始。

五軍都督府那邊,只來了個一個左軍都督府右都督石亨。

北京保衛戰後,兵部尚書的權力急劇膨脹,將五軍都督府的部分軍政權、指揮權和管理權都拿了過去,這讓五軍都督府的那些都督們地位尷尬。

這也是朱祁鈺如此忌憚于謙的緣故。

眾人齊聚乾清殿外。

一直沒見太監出來宣覲見,正等待間,有人來了。

杭皇后。

帶著貼身宮女太監從陛下的寢殿過來,示意眾人免禮之後,先一步進入東暖閣,裡面傳來太子給皇后見禮的聲音。

又有人來。

孫太后,跟隨在孫太后身後的是御馬監太監掌印劉永誠和御馬監監督太監郝義。

都是重量級人物。

許是聽到了臣子們給太后見禮的聲音,太子殿下的貼身小太監戴義從殿內出來,本就稚嫩的聲音越發尖銳,“太子殿下宣見諸臣!”

眾臣面面相覷。

太子殿下宣見大家的時機拿捏得好巧妙!

孫太后剛到,作為太后,她地位尊貴,肯定是要第一個進入乾清殿,然後眾臣緊隨其後,結果太子殿下來一個宣見群臣。

你孫太后進不進去?

進去,等於你接受了作為臣子被太子殿下宣見——儘管太后地位尊貴,輩分又高,但終究只是太后,而太子是未來的一國之主。

不進去,那就得在臣子之後。

更尷尬。

眾臣包括于謙在內,都暗呼了一聲太子殿下好心機!

不過大多人認為這並非太子殿下的意思。

而是杭皇后的主意。

儘管不是親生,但杭皇后和孫太后之間也是婆媳的關係,婆媳矛盾久且深遠,杭皇后弄這麼一出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給孫太后難堪,一方面給太子殿下立威。

孫太后臉色難堪至極。

猶豫剎那,權衡之後,還是先一步進殿。

于謙剛想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