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拿捏!,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話一出,群臣又是臉色大變。
孫太后卻倏然止步。
回頭看了一眼朱見濟,微微頷首,“哀家知道了。”
小兔崽子,算你有點良心。
知道贏了要見好就收。
大明朝有點名氣的王艮,有兩個,一個是王陽明的弟子王艮,還有一個則是太宗陛下靖難時的江西人王艮。
很明顯,朱見濟說的後者。
王艮,洪武三十三年江西鄉試第一名,解元。
洪武三十五年殿試策對榜眼。
但王艮其實應該是狀元,只不過長相著實有些寒磣,朱允炆覺得狀元長這樣有點損傷朝廷形象,於是把第二名胡廣提為狀元,王艮降為榜眼。
後來太宗靖難,李景隆開金川門迎聖駕,朱允炆自焚於奉天殿。
當夜王艮、胡廣、解縉、吳溥四人聚會。
胡廣、解縉慷慨陳詞,唯獨王艮哭泣不語,四人各自回家後,吳溥的兒子吳與弼認為胡廣和解縉會自殺殉國,但吳溥認為胡廣和解縉只會講空話,真正忠君愛國的是王艮。
話還沒講完,聽到住隔壁的胡廣大聲對斥責妻子,說外面兵荒馬亂的,小心看好豬。
吳溥說他連一隻豬都捨不得,難道捨得生命?
果不其然。
太宗登基,胡廣、解縉歸附。
尤其解縉,連夜“馳謁”,還搶著去寫登基詔書,很是諷刺。
反觀王艮,回家便自殺殉國了。
建文帝以貌取人,王艮卻未以勢取國。
太宗和後人雖然不承認朱允炆那一朝,但私下裡說,提及王艮,還是認可他的忠君愛國,只不過為了保持靖難的政治正確性,一直沒給他追賜而已。
朱見濟此刻把王艮提出來,其實就是在給孫太后找補,告訴群臣,和孫太后的爭論,僅僅是針對御史張鵬有沒有能力是否忠君愛國而已。
維護了孫太后的形象和名聲。
人心都是肉長的。
孫太后雖然氣得心口疼,但聽到朱見濟這麼說,心裡舒服了不少,出了乾清殿,對御馬監掌印太監劉永誠道:“去乾西宮。”
還是自家孫兒好。
東暖閣內,群臣都有些無語,太子殿下你這也太那啥了,不按套路出牌啊。
王艮是建文的臣子。
而你是太宗的後人。
你公然稱讚王艮,讓太宗在九泉之下情何以堪。
朱見濟內心有點飄。
大獲全勝!
不過當下大意不得,還有一群老狐狸要應付,胡攪蠻纏把老妖婆孫太后氣走後,接下來就是老子的主場,收斂笑意,大馬金刀的往椅子上一座,沉聲道:“孤監國理政,諸位卿家可有異議?”
眾臣看得頭皮發麻。
怎麼一瞬間的功夫,太子殿下又像換了個人一樣……
太詭異了。
就他現在這氣勢拿捏,沒個幾十年的人生閱歷根本做不到,可太子殿下才九歲。
他哪來幾十年的人生閱歷來拿捏這樣的氣度。
胡濙畢竟是六朝老臣。
心思電轉,太子監國是既定事實,可他年幼,需要人輔佐也是事實,但胡濙又深知皇室的忌憚所在,立即出列道:“老臣並無異議,不過殿下年幼,尚無治政經驗,老臣斗膽,還請皇后娘娘聽政!”
皇后聽政,就沒于謙什麼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