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太子愚蠢,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掌控幼軍,此事有祖宗前例可循,陛下的要求合情合理,輪得著你們這些妖怪來反對。

反對不了幼軍的重立。

可以制約幼軍的數量。

兵部郎中陳汝言出列,“陛下,瓦剌南侵雖已八年,我大明在陛下的仁政下休養生息,國力得以升騰,但當年重創著實深遠,八年來又多次平亂地方,戰損不小,如今團營和親軍二十六衛依然未能滿編,無法抽調足夠人手組建幼軍。”

朱祁鈺看了一眼陳汝言,問于謙,“於少保,無人乎?”

于謙被點名,不得不出列,道:“確實捉襟見肘,而且平添一萬人馬,軍械盔甲及軍餉開支,是由戶部出,還是陛下的庫房出?”

前者,國家財政。

後者,自掏腰包。

于謙丟擲這個問題,就是把難題還給朱祁鈺。

人,我可以勉強給你湊。

但錢嘛……

你得問戶部尚書陳循。

朱祁鈺看向陳循。

陳循無奈出列,“要一下子拿出一萬人的軍餉、軍械裝備,確實有點難,主要近年多水患,要預留治水經費,且湖廣、四川等地的平叛耗費巨大,戰後安撫也需大量糧食,陛下,不如降低幼軍屬員名額?”

可惜治水能臣徐有貞死了。

陳循都這麼說,朱祁鈺知道戶部是真沒錢。

看向朱見濟。

眼裡意思,兒子你看怎麼辦。

朱見濟一直在聽,面對全國最精英的仕途老油條,他的經驗尚顯不足,有點辯不出這些人說話的真假,不過陳循的話應該可信,景泰八年來確實連年都在平亂,大明一直難以喘上一口氣。

起身,問陳循,“陳尚書,戶部能否撥出一筆三千人的軍械款項?”

陳循想了又想,嘴裡默默算著,許久,才長出了口氣,“回殿下的話,如果抽調兵力組建三千人幼軍,允許從原來衛所帶走軍械,只需要補齊部分軍械盔甲的話,可以。”

朱見濟點點頭,看向于謙,“於少保,三百人有否?”

于謙愣了下,“三百?”

何止於謙,所有人都有點懵逼,太子殿下不是說要三千人的軍械費用嗎,怎麼又只要三百人,三千人的軍械費用來裝備三百人,什麼部隊這麼燒錢?

朱見濟點頭,“孤只要三百。”

于謙雖然疑惑,但沒有猶豫,“可以給殿下五百,從團營抽調。”

三百幼軍,太不像話。

朱見濟搖頭,“團營是拱衛大明的中堅力量,既要防禦漠北,又要四處平亂,不能擅動,從親軍二十六衛抽調吧。”

這些年的大明國際形勢說慘吧,又還行,漠北瓦剌崩解了。

說行吧,女真又強大了起來。

而且國內起義不斷。

景泰八年就沒一年沒有叛亂。

究其原因,還是土木堡之變後國力腰斬,精銳損失殆盡,為了強大團營,國家賦稅抽得重,加上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最終還是底層百姓承受了重量。

日子過不下去,不反才怪。

平亂、鎮北都需要精銳。

所以團營重任在肩,能不動就不動。

人員只要三百,軍費只需三千人的配額,太子殿下退讓到這個地步,如果大家還不支援,這父子倆肯定要掀桌子。

于謙道:“微臣會讓親軍二十六衛全力配合殿下!”

親軍二十六除錦衣衛和騰驤、武驤四衛,其餘各衛的官員除拜、軍馬調發、軍餉撥發權,都在兵部!

為何石亨動亂之前朱祁鈺壓力那麼大,原因就在這裡。

武將各有算盤。

文臣大權在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