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四章 教育興國,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這個科舉的改革,頒行天下之時,天下的讀書人為之沸騰,甚至有讀書人入京請命,然後陸瑜就出馬了。

陸瑜挺著老朽的身軀,帶著他的門生好友在全國巡查了一番,和各地的大儒、書香世家徹夜長談,挨個說服,才讓科舉改革得以施行。

朱見濟知道,陸瑜有他的心思:投之以桃。

教育改革,我們讀書人支援了。

那麼土地兼併問題的改革,陛下你是否要報之以李,多考慮一下我們讀書人的利益,到時候不要一刀切,也要給我們讀書人一點生存的空間。

畢竟大部分讀書人,就靠土地生活,讓他們去行商,還不如殺了他。

原因很簡單。

讀書人從來就看不起商賈。

這是傳統思想。

對陸瑜這個想法,朱見濟能夠理解,畢竟陸瑜是禮部尚書嘛,又是天下士林之首——嗯,這個身份地位不以學識為標準。

因為他是禮部尚書,在教育改革之前,就是科舉事宜的一把手。

所以朱見濟近些日子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土地兼併問題的解決中,如何照顧到讀書人這個群體。

畢竟陸瑜已經做出瞭如此之大的犧牲——禮部支援教育改革,就意味著對科舉的放權,而科舉,本來就是禮部最大的權力。

沒了個權力,禮部的地位甚至低於刑部和農部了。

這是大明走向工業化改革的大勢所趨。

畢竟禮部在近現代國家體制中,就是外交部而已。

想到這朱見濟道:“陸尚書言之有理,所以朕打算擇日宣見李娎,把事情擺明了給他說說,如果他能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抉擇,自然皆大歡喜,如果他不願意放手,那找藉口理由出兵朝鮮這事,還得請禮部那邊多多想一下了,陸尚書,到時候可能又得讓你勞碌些許時日。”

這是給陸瑜面子和臺階。

陸瑜大喜,“老臣領旨。”

朱見濟繼續道:“我大明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基本上都是外擴為主,少不了要和外邦打交道,禮部責任重大,陸尚書,你可要多注意保重身體啊,朕可不想看見如李文獻公之尚重現啊。”

李文獻公,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實。

累死在都察院的公事房裡。

追封文淵閣大學士,諡號文獻,文官諡號第五,以李實的功績,其實有點勉強,但他畢竟是累死的,而且都察院的下沉工作,李實確實貢獻巨大。

所以朱見濟稱呼為李文獻公,這是對李實的巨大褒獎和尊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