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邦金礦,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見濟嘆道:“現在永珍那邊是一團亂攤子,沐琮、朱儀、朱永他們打成了篩子,百廢待興,亟需大量地方官員去鎮定人心,收拾局勢恢復生產,要不然今年永珍無法恢復生產,一旦到了來年,當地百姓手中的存糧被耗盡的話,只怕會餓殍遍野。”
有個事沒說。
朱永、朱儀、沐琮以及坦克營為了快速打下南掌,也為了緩解大明京畿朝堂的壓力,以面擊面破了四國聯軍後,便以戰養戰。
一直處於戰事中的南掌百姓本來就承受了南掌王族給他們的巨大賦稅負擔。
又被大明雄師強行徵收了一遍。
如果不盡快恢復生產,今年冬天就會大範圍的餓死人。
這個狀況白圭和陳獻章是知曉的。
知道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流傳後世,在中南半島的後世人眼中,大明就是罪大惡極,對大明的讀書人而言,自然不願意大明揹負此等惡名。
所以白圭立即道:“要不啟用一些當地官吏,先把生產恢復起來?”
朱見濟有點尷尬,“當地的官員麼……沒幾個活著了。”
南征大軍的推進,一路上沒少殺。
而且還有很多官員望風而逃,跑到大城去了。
現在永珍承宣布政使司轄境內,到處都是潰兵散勇,有更進一步加深了百姓的負擔,現在的南掌百姓是一窮二白。
沒錢。
沒糧。
所以大明很尷尬,為了獲得永珍的各種資源,也為了不讓人口資源損失太嚴重,大明還得想辦法輸血到永珍布政使司轄境中去。
陳獻章無奈的苦笑,“陛下,我大明雄師是仁者之師,是不是手段過於雷霆了,這樣的話,以後再外擴,容易遭受到最頑強的抵擋啊。”
朱見濟嘆氣,“沒辦法,不迅速結束南掌的戰事,一直耗下去,今年還怎麼打漠北的蒙古諸部,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還是趕緊來商討對策罷。”
真正原因是這樣的嗎?
不是。
大明現在的實力可以支撐雙線作戰,為何還是對南掌下了狠手,一方面確實想速戰速決,免得陷入戰爭的泥潭。
另一方面,是朱見濟對中南半島的印象很不好。
一群白眼狼。
陳獻章略一思索,“為今之計,只有提前把太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進士們送到中南半島去,用這被打爛了的地方,來鍛鍊他們的治政能力,等其中出現佼佼者了,說不準漠北那邊也打下來了,就可以把其中的優秀官員,調到漠北去任職。”
朱見濟看向白圭,“白尚書認為如何?”
白圭想了想,“可行。”
朱見濟立即定奪下來,“既然如此,那便按照陳司長的建策,從太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進士中,抽調大量品行兼優且能力可堪勝任地方官的人前往永珍、占城赴任,至於剩下的一些能力不足的進士,繼續進行專業培訓,等能力足夠了,再外放漠北或者中南半島去任職。”
陳獻章和白圭領旨。
朱見濟對兩人道:“陳司長,你們教育司迅速拿出赴中南半島去任職的進士名冊,要詳細點評這些進士,有什麼優缺點,適任何等職位,白尚書,吏部這邊要根據中南半島的永珍、占城兩大承宣布政使司的需求,根據教育司提供的明朝,迅速落實下這些進士將要赴任的地方、官職。”
兩人再次領旨。
朱見濟鬆了口氣,“目前這只是解決了官員的問題,占城那邊還算好,至少生產已經恢復了,可永珍那邊是一攤亂泥,就算我們的官員現在過去赴任,只怕無數百姓也熬不到秋收,所以得想辦法,讓永珍的百姓順利熬到秋收,這需要大量的糧食。”
白圭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