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零四章 喀秋莎:火器的最高展望,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彩英懷孕了的訊息,上皇朱祁玉帶著太后杭研,已經精氣神大不如前,有可能會走在於謙前面的吳太皇太后也來了。
東宮頓時熱鬧非常。
其實于謙、吳太皇太后,都因為朱見濟的操作而逆天改命了。
飯後,朱見濟說要去兩院視察。
於是一眾女卷陪杭太后和吳太皇太后。
朱祁玉閒極無聊,也跟著去兩院長見識。
到兩院視察,主要是視察坦克生產線,在朱見濟的計劃中,明年會發動對漠北蒙古諸部的總攻,一支坦克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南征的張懋率領的坦克營需要大量的消耗配件、彈藥。
所以坦克生產線幾乎都是在沒日沒夜的連軸轉。
甚至出現了有技術人員猝死的狀況。
國家的撫卹力度前所未有的大!
不僅給與其家人一筆鉅款,破格給其妻子賜予了誥命,甚至還允許其子進入國子監讀書,以後更是將保送太學,學成之後,直接安排進入兩院。
這是朱見濟親自下的旨意,
千金買馬骨嘛。
在兩院視察的時候,賀蘭山提出了一個想法:因為明年去打蒙古諸部的坦克營的主要對手,其實是蒙古鐵騎,而蒸汽坦克的自重導致了它的速度不能太快,而且坦克上配備的火炮,面對狂奔的散亂鐵騎,其實殺傷力有限,不如削了火炮的配置,而將重機槍搬到坦克上去,一方面加強火力輸出頻率,另一方面減輕坦克自重,提高速度。
這樣改動,蒸汽坦克上的重機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朱見濟覺得可行。
但杭敏在一旁咳嗽了一聲,說重機槍目前缺陷太多,如果搬上坦克,很有可能打不了多久,坦克就只能趴窩,失去火力輸出,而輕機槍的話,坦克本來就有,至於減重的操作,除非改變動力驅動,否則根本沒辦法解決。
朱見濟覺得杭敏說的也有道理。
現在的重機槍技術確實不成熟。
而坦克沒了火炮,還叫坦克麼。
那叫裝甲車。
裝甲車的話,可以用蒸汽運輸車改。
於是駁回了賀蘭山的建策。
視察了坦克生產線,朱見濟又去視察東宮軍研院另一個重點專案:榴彈專案。
為了加強金戈集團軍的戰鬥力,朱見濟讓東宮軍成了這專案組,主要研究手榴彈、地雷,同時,該專案組還在按照朱見濟的想法,去嘗試著研發喀秋莎。
反正火藥水平到位,火箭彈也不是不能嘗試著搞一下。
搞不出來無所謂。
搞出來的話……
那真是太酷啦!
因為喀秋莎基本是當下大明火器工藝水平的最高展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