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見濟:為堡宗的未來操碎了心!,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越和兵部尚書于謙奉旨而來,隨來的還有兵部左右侍郎何健、彭時,鎮北軍指揮使趙牧和白慶之,以及閒著張布、向羽、李玄策和趙存孝。

戴義也來了。

之所以叫上陪著朱見濟一起練武長大的七個太監,是為了讓他們旁聽,學習兵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

于謙、王越、何健、彭時都熟諳軍事,雖然都是讀書人,但有他們的過人之處。

朱見濟如此這般一說。

除了臺灣的朱祁鎮是真的,其他和盤托出。

王越、于謙、何健、彭時四人,驚得一愣一愣的。

臺灣又出現個假堡宗?

沒完沒了!

關鍵是太子殿下竟然未雨綢繆,提前在臺灣佈下棋子,簡直不敢想象,太子殿下當年在福建是何等的先見之明,才能有今日這神之一手。

神之一手,是圍棋裡的最高術語。

即一著定乾坤。

但于謙驚詫過後,心裡有點懷疑。

假的堡宗,哪來的名望和地位整合臺灣,遮莫不是個真堡宗……如果是真堡宗,于謙就又會陷入兩難地步,只能保持沉默,繼續中立。

疑心一起,于謙便不說話了。

儘管堡宗被太子殿下在太廟手刃,已經成了千古罪人,但不管怎麼說,堡宗始終是大明的正統君王,于謙作為大明臣子,他不可能對堡宗下手。

王越哪管這些。

他本就是朱見濟一手提拔起來的幼軍指揮使,板上釘釘的太子黨,沉默一陣,“戰法有很多種,就看殿下想要一個什麼效戰果。”

其實何止於謙,王越和何健、彭時三人,都在懷疑臺灣出現的是個真堡宗。

但又怎樣?

這三人可沒于謙那麼自珍羽毛。

說到底,是于謙站的位置太高,不敢摔下來而已。

但這三人毫顧忌。

朱見濟思忖了一陣,“孤的想法很簡單,幼軍不能出現大的傷亡,但又要全盤接受臺灣的勢力和經濟,之後把臺灣打造成海軍在海上的最大基地之一,同時,孤還想利用這個機會,把安南拉進來,畢竟宣宗陛下戰略放棄是迫於局勢,但我大明現在開海,正需要賺錢,而且安南的人口資源也很重要,所以孤有意收復安南,重立交趾布政使司。”

何健笑道:“那就很簡單了,讓範彪掌控下的四衛兵力配合,迅速登陸高雄陸地,同時由大明水師在海上封控,給臺灣叛黨留一條通往安南的活路,之後,幼軍直逼叛軍老巢,叛軍那邊只有三個衛所的兵力,一萬六千多人,一場大戰下來,被擊潰後,還能有一萬人跟隨叛黨首領出海逃亡安南,如此,也有勢力在安南站穩腳跟,而讓安南不敢輕易把叛黨首領送回大明,這樣等幼軍再發展幾年,就有強力的藉口對安南出兵。”

王越和彭時立即道:“臣附議。”

大家的想法不謀而同。

朱見濟也笑了。

他本來也是這個想法,只是心中有不安,道:“一萬幼軍乘戰艦過海登陸之後,戰力可能會有下降,對上敵軍一萬六千多人,戰損會不會有點大?”

幼軍士卒都是寶貝疙瘩。

以後大明的軍隊全部進入現代火器時代,幼軍的這一萬多人,就是大明火器部隊的中堅力量,是將領階層。

而東宮幼軍最初的那三百人中,少不了要出一些名將勐將。

王越道:“殿下,謝晚能在臺灣佈局若斯,是有點東西的,只要咱們制定下戰略,謝晚就一定能想辦法,讓幼軍針對虎賁、金耀、狼騎三衛,不會讓他們合兵到一處,如果謝晚和範彪再把這三衛的兵力標地資訊知會幼軍,知己知彼的情況下,幼軍的戰損不會比漠北之戰更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