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這個大明有殺氣!,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小朝會。
朱祁玉、朱見濟,六部尚書,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實,右都御史張鵬。
左都御史蕭維禎支援換儲,而且和唐氏外戚有利益交換,山西黃河獨臂石人的事情,蕭維禎摻和進去了,且彈劾白圭,蕭維禎是主要負責的人。
所以被殺,誅九族。
右都御史李實,早些年當過左都御史,外調巡撫四川一年,蕭維禎補缺左都御史,一年後李實調回京畿,只好當右都御史。
現在機會又來了,他補蕭維禎的缺,再次出任左都御史。
張鵬則補李實的缺出任右都御史。
高陽伯杭昱沒來。
五軍都督府那邊的補缺事宜稍後討論,畢竟不像中樞六部,六部侍郎折損大半,不迅速補全,影響政事裁決。
反正當下北方那邊暫時沒有戰事。
五軍都督府那邊,武將勳貴雖然都是一些一般人物,在歷史上基本上沒什麼名氣,畢竟有一大批人世襲,人選多的是。
慢慢討論。
七卿中,左都御史李實比較中庸,對六部侍郎補缺的事情,不怎麼在意,右都御史張鵬是明面上的太子黨,也不好說。
杭敏和白圭是外戚,有唐氏外戚的前車之鑑,不太願意舉薦人。
尤其白圭,他在京畿呆的時間少。
湖廣承宣佈政使那邊的一堆官員都彈劾過他,而且基本上全軍覆沒,白圭也沒人可以舉薦。
所以他這個吏部尚書,目前是擺設。
刑部尚書陳汝言心裡有鬼。
也不吱聲。
不過也不需要他們吱聲,王文、陳循和于謙三人已經擬了一份名單出來,只等朱祁玉過目,太子參考之後,聖裁即可。
朱祁玉掃視了一樣名單,笑道:“缺點意思。”
太子黨有點少。
遞給朱見濟。
朱見濟也掃視一樣名單,笑道:“有點意思。”
太子黨有點多。
兩父子對視一眼。
朱祁玉愣了下,“不滿意?”
兩父子間,朱見濟沒有藏著掖著,坦然道:“王越雖然是讀書人,但他是東宮幼軍的指揮使,武將不能權兼六部侍郎,也不能把他從東宮調走,是誰擬定王越擔任兵部右侍郎的?”
陳循出列,“是微臣。”
朱見濟懂了。
估計陳循揣摩聖意,知道便宜老爹忌憚于謙,所以讓東宮太子黨的王越到兵部去,以達到掣肘于謙的效果。
可於謙早已不是那個可以威脅帝位的兵部尚書了。
也不能怪陳循。
朱見濟笑道:“兵部右侍郎的人選重新擬定,老朱你覺得如何?”
朱祁玉略略頭疼。
本來東宮太子黨在六部侍郎中就少,兒子還要把王越摘出來。
兔崽子一看老子不禪位了,想躺平?
那怎麼行。
兔崽子你躺平了我還怎麼躺平!
略一思忖,“由內閣輔臣、東宮詹事府府丞彭時,權兼兵部右侍郎,太子你覺得如何?”
七卿:“???”
心裡暗暗好笑。
從古至今,真沒見過哪個天子上杆子給太子黨安排中樞位置。
其他君王防太子還來不及。
好傢伙,咱家這位君王,深恐太子黨進不了中樞六部。
朱見濟咳嗽一聲,“要不,兵部右侍郎的人選再議。”
如果按這個名單安排下來,老子還不得累死?
六部尚書中,杭敏、白圭都是自己的直系外戚,妥妥的太子黨,兵部尚書于謙是帝師,都察院右都御史張鵬也是帝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