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章 朝鮮的新格局,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廣安十二年,大明打穿朝鮮,韓斌在年末的時候,真正做到了廣安帝朱見濟的聖意:在釜山海岸邊飲馬,與海中的鋼鐵戰艦隔海致意。

之後,韓斌趕在春節前回國。

於此同時,天下萬邦紛紛遣使來朝,遠一點的,如泰西國這些地方,倒是不擔心,只是對中國的尊崇越發強烈。

近一點的,尤其是和大明接壤的邦國,則是帶足了厚禮。

希望能用卑微的態度換取廣安帝的好感。

為自己的統治換個長久之計。

大明外擴,周邊邦國幾乎個個都在瑟瑟發抖。

連自己的藩屬國朝鮮都打了,其他臨近邦國豈能不恐懼。

不講理的大明太恐怖了。

而在廣安十二年年底之前,朝鮮的南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北兩大都司,也基本上健全,兩大承宣布政使司中有大量本地官員,在他們出面施政後,很好的安撫了朝鮮百姓,加上這一場戰事本來就只經歷了三個階段,對百姓的創傷並不大,只是因為朝鮮的頑抗,讓百姓手中的錢糧被耗費了,隨著朝廷的仁政施行,最多兩年時間,朝鮮就能恢復生機。

加上從大明傳回來的訊息,廣安十三年開春之後,被俘虜押送到京畿的李娎將會重返朝鮮平壤,建藩鮮王,朝廷已經讓工部派了工匠在平壤為李娎修建鮮王府。

對宗主國爸爸的仁厚之策,朝鮮上下感激涕零。

覺得宗主國爸爸還是尊重自己的。

之所以要出兵來打,肯定是之前李娎在京畿朝拜時候做錯了什麼,結果現在宗主國爸爸不計前嫌,對朝鮮上下施行仁政,完全是把朝鮮當做大明固有疆域來治理。

官民與有榮焉!

對李娎的境遇,朝鮮上下倒是沒覺得有什麼——有識之士都看出來了,李娎之所以能活著,很大機率就是大明收買人心之舉。

也就是活著了。

不會有任何藩王實權,而且在朝鮮的地位會逐漸被模糊掉。

很正常的事情。

藩王嘛……

大明自家那些皇親國戚的藩王如今都成了邊緣人,何況你李娎,畢竟看目前這趨勢,朝鮮可能會有兩位藩王。

別忘了,李娎的封號是鮮王。

而在大明京畿,還有一位年輕的藩王:朝王朱佑檳!

朱佑檳今後才是坐鎮朝鮮的最強藩王。

但不管怎麼說,大明打完朝鮮後,依然重用本地官員,而且善待李娎,又施行仁政,讓朝鮮的百姓對大明感恩戴德,所以之後大明在朝鮮成立數個錦衣衛衛所,而錦衣衛的辦事風格嚴苛程度直逼中南半島,朝鮮上下也愉快的接受了。

至於南北承宣布政使司要在廣安十三年,在朝鮮全境推廣大明官學之舉,除了個別目光特別高瞻遠矚的大儒和官員感到絕望外,其餘的人紛紛認為這是朝廷的又一項仁政。

大明文化,畢竟是天下共仰。

很少有人想到,當大明文化在朝鮮被全面推廣後,朝鮮的本土文化會逐漸消失,繼而朝鮮會慢慢的變成大明的自古以來。

那時候的朝鮮,就真正的滅國亡族了。

因此那些看透了這件事本質的人,開始私下裡搞事,可惜,支援和配合的人不多,更可惜的是,朝鮮新建立的錦衣衛衛所給力,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一時間朝鮮本地的大儒和官員,很是“暴斃”了一批人。

這批人的暴斃,其實在朝鮮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幾乎所有人官場上的人都知道真正原因,不過也就是震動一下就沒了後續。

沒人站出來為此再繼續反對官學大明推廣。

也沒人因為這批人的死請求朝廷給個說法。

說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