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八章 名臣的璀璨風姿,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藩了,可如今大明兩大藩王,朝王朱佑檳坐鎮朝鮮,越王朱見深坐鎮中南半島,反而比削藩之前更為強大。

唯一的弱點就是兩大藩王都沒有兵權。

但天高皇帝遠,這兩大藩王或者其後人,一旦擁有了財富,就有豢養私軍的操作空間,對大明疆域的大一統存在威脅。

朱見濟顯然也想到這些事了。

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最有效的一項,當然是擢升了朝鮮和中南半島兩個地方的錦衣衛的權力,加強地方三司監督體制。

廣安二十年,朱見濟四十五歲了。

過了不惑之年。

這個年紀,恰好是一個帝王最巔峰的年華。

上皇朱祁鈺徹底不理政事後,朱見濟本該移宮乾清殿,但他住慣了文華殿,不樂意搬家了,所以把太子趕了過去。

何況經過二十年,大明的政治中心早從乾清殿轉移到文華殿了。

這幾年下來,朝堂又有一批老臣駕鶴西遊。

一代功勳巨臣杭敏駕鶴西遊,作為這些年廣安最心腹的臣子,朱見濟給的待遇很高,其他的就不說了,僅僅是一個諡號,就直接追諡文正。

這是文官最高諡號。

關鍵是對於這個諡號,滿堂朝野,沒有一個人覺得不合理。

以杭敏的功績,當得起文正二字!

吏部尚書白圭也駕鶴西遊了。

白圭是朱見濟的老丈人,但論功績卻遠不如杭敏,可也是一代名臣,他任吏部尚書這幾十年,大明吏治一直很好,幾次整頓吏治,使得官場風氣清明瞭許多。

當然,這些年朱見濟為了發展,也發起了吏治整頓,所以哪怕到了廣安二十年,全國的貪墨現象還是很嚴重。

屬實是給朱見濟背鍋。

但這並不影響白圭在青史上的評價,畢竟朱見濟的諸多改革措施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下沉,雖然這些部門的京畿總部佔據主要功績,但吏部的配合功不可沒。

因此白圭的嗜好是文成。

文官諡號排行第二。

還有一個國之肱骨也在這一兩年逝世了:施辛。

作為大明火器時代的領路人、開創者、拓新領頭羊,因為東宮軍研院的改制,施辛的官職一直不高,哪怕逝世之前,也只是掛了個大學士的虛銜。

但他的功績有目共睹。

朱見濟給他的諡號,是文正!

而另一位,大明的財神爺,扮演著當年夏元吉那個角色的戶部尚書陳循駕鶴西遊後,朱見濟給其追諡文正。

大明當下經濟上的富有,陳循居功至大。

自此,廣安帝二十年的時候,大明就已經出現了四位文正一位文成。

于謙、杭敏、施辛、陳循,為文正。

白圭,文成。

何等的盛世名臣璀璨風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