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見濟:老子準備掀桌子了!,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泰山封禪時,大明景泰帝朱祁玉在祭天文中,明確說過要禪位,天下文武百官並不意外,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封禪之後,朱祁玉急急忙忙趕回京畿準備退位事宜。

結果他的接班人朱見濟卻優哉遊哉的帶著東宮女卷遊山玩水,就好像即將登基的不是他一樣,別說,在這個人煙稀少的時代,朱見濟的遊山玩水很快樂。

試過在一座山間俯瞰大地的絕壁之上,和呂煥推窗望月。

試過在一片碧波盪漾的湖水之中,在舟中和瑪依努爾蕩起雙槳。

試過在一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枯草中,和太子妃白鯉共枕望青天。

天地之間,風景大美。

刺激是真刺激。

不過朱見濟也沒真的淫靡到只顧著快樂,一路北上去京畿時,休閒享受的同時,也深入民間瞭解基層情況。

發現土地兼併還是有點嚴重了。

如果不是開海,已經自己推進的工業化給百姓們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只怕當下大明的百姓也會很淒涼。

這還是山東到京畿的繁華之地。

但因為開海,以及推動工業化,緩解了一些土地兼併的矛盾。

然而這個矛盾並不因為緩解了就不存在。

朱見濟認為,還是需要解決。

畢竟土地從古至今都是最為重要的資源,而當一個國家的土地掌握在地主階層手中時,這個國家再富裕,也只是上層建築的富裕。

百姓的日子不會好過。

哪怕最富裕的大宋,也是如此。

解決土地兼併的方法,歷史上的方法和嘗試有很多,如: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王安石變法的方田均稅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人丁入畝制度。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

均田制的實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佔有權,有利於依附農民擺脫豪強大族控制,轉變為國家編戶,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農這一階層的人數大大增多,保證了賦役來源,從而增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宋朝王安石施行的方田,其主要內容為:對各州縣耕地進行清查丈量,以東南西北四邊長各1000步為1方(相當於當時的1萬畝),核定各戶佔有土地的數量,然後按照地勢、土質等條件分成五等(次年又改成十等)編制地籍及各項簿冊,並確定各等地的每畝稅額。

實行方田雖可增加稅源,減輕農民負擔,但因清丈繁難,滋弊亦多,豪強地主又極力反對,所以只在少數地區實行,元豐八年基本廢止。

而隨著明代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日益資本化,土地兼併也逐漸加劇,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一條鞭法,之後由大勐人張居正於萬曆九年推廣到全國。

主要做法就是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同時計畝徵銀,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

清朝有兩個土地改革,一個是改土歸流,這是針對土司。

還有一個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有助於緩和社會矛盾、釋放社會活力、促進生產發展。

但無論哪個土地改革的辦法,都會和地主階層有著直接的矛盾,而地主階層其實就是封建時代的統治階層,皇權不過是地主階層的代言人而已。

朱見濟作為代言人,想要掀翻這個桌子,就不得不考慮後果。

但土地改革也是必須的。

朱見濟有兩個選擇,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都他都不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